聽到池弘昌的話,在場的黨工委委員雖然都沒有回應,但沒有誰聽不懂。
孔高第一個站出來發言,“王磊主任起草的這兩份方案,站位高、措施實,不僅能夠徹底解決園區具體問題,還規劃了長遠的發展方向,極具針對性與可操作性,我完全讚同,沒什麼意見!”
其他委員們紛紛點頭,雖然沒有過多評價,但都紛紛表示同意,甚至連一條修改意見都沒提。
雖然議題順利通過,但王磊還是皺起了眉頭。
要知道,除了孔高在會前參與了方案討論,但其他的分管領導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內容,怎麼可能一點修改完善的想法都沒有?
答案隻有一個,大家根本就沒把這項工作放在心上,甚至沒當回事。
正當王磊認真檢查自己的方案時,潘澤軒突然敲了敲會議桌。
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位黨工委書記的身上。
“這次的事故,雖說大家協力處置得宜,但還是在一定範圍內引發了輿情,甚至還釀成了兩次群體性事件。在管委會層麵,我們得對相關分管領導進行問責處理,大家有什麼看法?”
相關分管領導?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後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王磊。
潘澤軒心中暗自冷笑,對他而言,當初安排王磊分管生態環保和安全生產,打的就是讓他背鍋的主意。
如今好不容易逮到這個機會,他怎會輕易放過!
孔高看了池弘昌一眼,當即發言道:“潘書記,雖然王磊是分管領導,但是發生事故的時候,他才上任第一天,要問責有些不妥吧?”
潘澤軒鼻子裡“哼”了一聲,反駁道:“什麼叫上任第一天,既然上任了就要為分管領域的事故負責,新官不理舊賬可是不行的!我在鄉鎮的時候也受過處分,還不是前任遺留的問題!作為黨的乾部,就得全盤接受,深刻反思!”
潘澤軒的話說的義正言辭、大義凜然,孔高一時語塞。
不過,池弘昌冷冷開口道,“網上的輿情,大多都是客觀中肯且正麵的評價。大峰村那兩次集體上訪,也都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妥善處置和疏散。這可都是王磊的功勞,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處分他,我認為不合適!”
池弘昌如今得到方雲澤的支持,而王磊又是方雲澤重點培養的對象,此時必須明確表態。
潘澤軒沒想到池弘昌竟破天荒地跟自己正麵硬剛,也是十分吃驚,氣惱之下,猛地一拍桌子,“弘昌主任!請注意你的言辭,什麼叫誇大?死了3個人啊!這是我能誇大的嗎?什麼叫都是王磊的功勞?他個人還想淩駕於組織集體之上不成?”
眾人見潘澤軒不停地給王磊扣帽子,也是明白王磊此次凶多吉少。
池弘昌還想辯解,潘澤軒直接擺擺手,“既然弘昌主任有不同意見,那麼就舉手表決吧!涉及到王磊,本來應該回避的,就不參與表決了!”
“同意處分相關人員的,請舉手!”
潘澤軒心裡盤算著,副主任喻陽向來聽他的,紀工委書記薑翰飛又有把柄攥在他手裡,而齊山這個老滑頭,也不敢得罪自己……
潘澤軒信心滿滿,心裡數著舉起來的胳膊。
一、二、三……
怎麼隻有三票?
潘澤軒滿臉驚訝,難以置信地看向齊山,質問道:“齊主任,現在舉手表決呢,你沒聽見嗎?”
齊山慢悠悠地抬起頭,眼睛盯著天花板,“聽見了,聽見了,潘書記,我雖然年紀大了,耳朵可還靈著呢!”
齊山以前雖然不願意得罪潘澤軒,但年輕時也頗有個性,今年又即將轉崗,更是無所謂了。
倒不如借著欠王磊人情的機會,跟這個年輕的“潛力股”搞好關係。
他在官場摸爬滾打四十年得出一個結論,欠人情、還人情的過程,可是迅速拉近關係的捷徑。
潘澤軒火冒三丈,可又拿這個老家夥沒什麼辦法。
池弘昌見狀,嘿嘿一笑,“潘書記,現在三比三,你說怎麼辦好,形成不了一致意見呐!”
潘澤軒冷哼一聲,朝薑翰飛使了個眼色。
薑翰飛心領神會,緩緩開口道:“這個事情吧,我覺得我們紀工委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出現這樣嚴重的事故,如果不嚴肅問責,怎麼向縣委交代?怎麼向群眾交代?必須處理相關人員,才能起到警示作用,引以為戒!”
“王磊主任作為分管生態環保和安全生產的領導,理應承擔相應的承擔責任。年輕人嘛,不背兩個處分,怎麼好意思說在基層乾過?正常!正常!”
隨即,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況且,黨工委會議遇到這種情況,黨工委書記有權決策,是吧,潘書記?”
說完,薑翰飛一臉諂媚地看向了潘澤軒。
王磊微微皺起了眉頭,薑翰飛這人說得輕巧,一旦背上處分,至少有兩年的影響期。
雖然王磊短時間不會提拔,但這兩年可能要麵臨崗位調整、被邊緣化等不公正對待。
若是後續一直有人借題發揮,方雲澤和池弘昌也無法過於偏袒。
見潘澤軒的如意算盤打的飛起,王磊心中冷笑,緊接著清了清嗓子。
潘澤軒立馬看向他,“王磊,你按規定回避,不準發言。”
王磊卻微微一笑,“潘書記,我不是要發言,我是要檢討!”
檢討?
這是什麼意思?
眾人一聽,都愣住了。
不光潘澤軒和薑翰飛瞪大了眼睛。
池弘昌和孔高也是一臉疑惑看了過來。
喜歡權途:從鄉鎮科員開始請大家收藏:()權途:從鄉鎮科員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