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鬨劇過去。
不管王驍成自己有多難走出痛苦,他給大夥提供的談資還是很快被淡化。
人生就是這樣,某個人天崩地裂的災難,在彆人那裡隻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輕鬆談資,甚至是笑料。
鳳嘉檸一開始還有些擔心王驍成的精神狀態。畢竟是跟閱風相關聯的人,誰也不想再出什麼意外。
後來發現,王驍成很神奇地安靜下來。
他租了個小房子,悶在裡麵潛心學習,還按時跟鳳庭桉彙報學習和考試進度。
到底是學神,專注起來無人能敵。
鳳嘉檸還是每天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忙忙叨叨。
這幾年積累的資料相當豐富,她的新作,一部有關家庭倫理的小說已經寫了一半。
豆包導演的【神話】已經進入創作巔峰期,燒錢無數,鳳嘉檸和星耀都各自又投了一千萬。
至於和孫林的項目合作,經過幾輪論證,還真談成了。星耀和雲上都做了投資。
林清尤其期待建成之後的樣子。
畢竟那個懷舊園區,是他們這代人獨有的記憶印記。
幾千裡之外的北疆,鳳嘉檸和白菡一起關注的方芳也停下了自駕的行程。
這幾個月,她隨隊走過了大環線,穿越了無人區。
也在脫離隊伍後,走走停停,最後在一座小城郊區停下來,住進了一家民宿。
正是淡季,很便宜,幾個客人都是自駕經過的遊客。來來去去,最後在冬天來臨時,隻剩下了方芳自己。
讓她留下來的,除了蒼茫的北城景色,凜冽的冬日空氣,還有老板母女。
清晨,方芳醒來,就聽到院子裡掃地的聲音。
拉開窗簾,果然,昨晚又下雪了。
老板關姐正在掃雪,院子的另一邊,一個男人正把雪鏟到院子中央的菜地裡。
外麵屋子有動靜,方芳走出房間,看到關姐的女兒常夏正在收拾東西。
“方姐,你起來了?”
常夏37歲,堅持稱呼方芳方姐。關姐60歲,方芳肯定得叫她姐。於是乎大家各叫各的。
看方芳關注著院子裡的人,常夏輕聲說道:“那是我爸,老常,昨天半夜來的。”
方芳眼球震顫了一下。
關姐是下鄉知青,老家寧城,所以跟寧城來的方芳一見如故。
來自海城的老常跟關姐是一個知青點的,1976年辦了婚禮沒領證。78年老常返城回了海城,走時關姐已經懷孕。
說好安頓下來就回來接她,可老常一去就再也沒了音信。
關姐當時已經在縣城機械廠當了工人,就在當地留了下來,沒有回寧城。
這一待,就是大半輩子。
“老常每年冬天,都過來住幾個月,一直住到春節前回去。夏天也來住兩個月。有十幾年了吧。”
常夏說著,還叫著老常,仿佛在說毫不相乾的人。
“老常他......一直單著還是再婚了?”
方芳看常夏並不那麼在意,乾脆直接問了出來。
“再婚了,回去第二年就有了個男孩,比我小不到一歲。”
方芳心裡一咯噔,忍不住抬眼去看院子裡的關姐。
還是清清冷冷的樣子,跟老常也沒有過多的交流,仿佛就是兩個天天見麵的老夫老妻。
“小夏,你......怨你爸嗎?”
“怨啊,碰上這麼個不負責任的爹,讓我像遺腹子一樣長大,怎麼可能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