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民點頭:“是。爹和大哥昨天去請人修,人家不肯來。要不然,爹也不會發那麼大火。”
趙瑞剛覺得有些奇怪,問道:“修個車床,很難?”
村裡的那個工廠,趙瑞剛還記得,屬於瓦窯大隊的集體企業。
說是企業,都有點不恰當。
其實就是一個小作坊。
在村東頭的空地上蓋了兩間大屋,裡麵安了兩台車床。
加工一些簡單零件。
這個小作坊就由劉德昌管理著。
現在加上他和老大,總共也就四五個乾活的。
以前靠著鞍陽鋼廠分配下來的一些簡單任務,也算紅火過一陣子。
而現在,隻能勉強維持。
那兩台車床,趙瑞剛記得型號似乎是c620。
仿製大毛的設備,結構簡單,皮實耐用。
輕易不會壞,就算壞了也容易修。
所以,趙瑞剛才覺得疑惑,修個車床很難嗎?
這話,卻聽得劉忠民直瞪眼:“說的什麼風涼話,信不信我揍你?”
趙瑞剛知道,劉忠民是誤解了自己的意思。
鏟出鍋裡的最後一張餅,道:“一會兒帶我去看看。”
劉忠民不以為意:“帶你去看有啥用?萬一被我爹發現,腿給你打斷。那車床可是他的寶貝疙瘩!但凡外人靠近三米,他眉毛就立起來了。”
趙瑞剛一想到老丈人橫眉冷對的樣子,便也不再說什麼。
劉彩雲帶著小鈴鐺洗漱完畢,趙瑞剛正好把早餐端上桌。
黃澄澄的小米粥。
煎得金黃的雜糧餅。
還有一小碟子醃鹹菜疙瘩。
趙瑞剛招呼劉忠民一起吃早飯。
劉忠民用力吞咽了一下喉嚨,卻擺擺手:“算了,爹要是知道了,又該罵我了。我先回去了。”
劉彩雲也沒強留自家二哥。
待劉忠民走後,才對趙瑞剛道:“你彆惱,我爹娘早晚會想通的。”
趙瑞剛點點頭:“沒事,慢慢來,我不急。”
飯後,劉彩雲帶著鈴鐺去上工。
趙瑞剛把屋裡屋外打掃一遍。
就搬個小板凳坐在海棠樹下,開始翻譯文件。
兩份原稿。
一份是大毛國一款設備的使用說明書。
另一份是介紹淬火工藝的書。
其實,以趙瑞剛的水準。
拋開原稿,他自己來編寫,會更好。
畢竟,他腦子裡所掌握的可是幾十年後的先進技術。
放眼現在的全世界,都很能打。
但,那樣做的話,未免太過驚世駭俗。
目前,他僅僅是個編外的翻譯,要尊重原稿。
當然。
如果遇到某些明顯有紕漏的地方,趙瑞剛也會進行修正。
這些紕漏,有的來自當代技術的局限性。
有的確是人為的技術陷阱。
事實上,從華夏決定發展重工業開始,來自各方的圍追堵截就沒斷過。
如同戰爭一般,除了不見硝煙,各種陰謀算計從不缺少。
外文技術資料,更是重災區。
眼前這本淬火工藝書,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他細細看了幾頁,便從中發現了隱藏的錯誤導向。
看著這本保存十分完好的技術資料,再聯想到兩年前大毛撤離時,分毫必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