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剛當即把套件兒的前因後果講述一遍,包括北荒農場目前的窘況也說了一些。
他說得簡單,但什麼“精密齒輪”“模數速比”,還是讓劉永才聽得雲裡霧裡。
但有一點劉永才聽明白了——
這看似普通的套件,竟能讓研究所放下身段求合作。
“這麼說,你有信心讓咱大隊車間通過那個什麼資質審查?”
劉永才捏著煙袋的手微微發抖。
趙瑞剛眼神堅定:“隻要大伯信任,我就有辦法。”
劉永才張了張嘴:“我……”
幾乎要脫口而出“我信你”。
話到嘴邊卻頓住了。
“產研聯合這事兒,你沒有直接告訴我,而讓研究所的人先找我,也是怕我不信你吧?”
趙瑞剛感歎這位大隊長的敏銳。
坦率點頭:“以前的我,劣跡斑斑,不這麼拐個彎兒,怕大伯不敢用我呀。”
劉永才突然想起當初趙瑞剛借用車床的場景,如今想來,竟彆有一番道理。
想到這兒,他不由哈哈一笑,問道:“快說說,你打算怎麼辦?”
趙瑞剛神色沉穩講述。
“資質審查我了解過,主要分兩方麵,一個是研發能力,一個是生產能力。”
“研發能力,我已經把一套圖紙給了陳學深,他們研究所裡會組織專家評審,問題不大。”
“生產能力,才是這次的重點。”
聽到“生產能力”四個字,劉永才的笑容瞬間僵住。
下意識地搖了搖頭,眼神中透露出些許無奈。
劉永才太清楚瓦窯大隊那個所謂的車間了。
幾台破舊不堪的設備,零零散散的工具。
與“生產能力”這四個字,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趙瑞剛哪裡看不出劉永才的顧慮,他笑道:“大伯,隻要你同意繼續讓大江叔配合我,生產能力這方麵,我就有信心。”
“劉守江?”
“對。”
離開趙瑞剛家時,劉永才心裡仍然不安心。
固然。
他明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
但這件事兒實在太大了。
可以說,這次合作的成敗,直接關係到社員們能不能吃飽飯。
這沉甸甸的責任壓得他簡直喘不過氣來。
劉永才走在村裡的小路上,腳步都有些沉重。
他決定親自去找劉守江。
這個時間,劉守江估計正在車間裡。
因為下午還要趕去縣裡,時間緊迫,劉永才便加快了腳步,直接朝村外的車間趕去。
很快,占地幾畝的車間就出現在眼前。
歪斜的石灰板牆皮大片剝落,露出裡麵發黃的草筋,被風一吹就簌簌往下掉碎屑。
曾經寬闊氣派的紅磚大門如今隻剩半扇,另一半斜倚在牆根,被雨水泡得發脹開裂。
門板上“鞍陽鋼廠定點加工車間”的紅漆字現如今早已褪成一片灰白。
入口旁邊,兩個空蕩蕩的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