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巔,雲海翻湧如浪,遮掩不住清蘅穀中蒸騰的瑞氣。蔡佳軒望著天際浮槎般的祥雲,忽覺袖中竹杖輕震——此杖自煉化以來,常能感應仙緣。身旁王嘉馨一襲素裳,指尖輕撫鬢邊玉簪,那是昔日廣寒門拾得的簪花所化,曆經戰火仍晶瑩如初。
“夫君,”她目注遠方,“似有仙駕將至。”
話音未落,東方天際綻開金霞,一隻丹頂鶴口銜玉符破雲而來。符上“黃龍”二字金光流轉,蔡佳軒方伸手接過,便聞雲端傳來洪鐘般的笑聲:“佳軒賢弟,彆來無恙!”
但見祥雲中現出一位老者,鶴發童顏,道袍上繡著五嶽真形圖,手持龍頭拐杖,正是闡教黃龍真人。他足下祥雲托著三隻玉盤,盤中靈植青翠欲滴,葉脈間流轉著星辰般的微光。
“真人駕臨,蓬蓽生輝!”蔡佳軒與王嘉馨忙稽首行禮。黃龍真人拂袖還禮,目光掃過清蘅穀,撫掌讚道:“好個靈脈彙聚之地!當年長眉真人曾言此處可成‘懸壺仙境’,不想今日應在你二人手中。”
他將玉盤置於石案,揭開其上錦緞,露出三株異草:其一葉片如翡翠雕成,頂端開著九色蓮花,花蕊中滾動著露珠;其二藤蔓纏繞金鈴,每片葉子上都刻著古樸的“壽”字;其三形如珊瑚,枝椏間結著晶瑩剔透的果實,隱約可見人影在果中浮沉。
“此乃‘九葉天青芝’‘萬壽藤’‘還魂果’,”黃龍真人言道,“天青芝三千年一開花,可治百病、駐容顏;萬壽藤遇善者自纏腕,可增壽一紀;還魂果能固魂魄、續生機,唯需以慈悲心澆灌。”
王嘉馨輕撫天青芝,指尖掠過葉片時,露珠忽然飛起,在空中凝成“善”字。她目露訝異,黃龍真人見狀笑道:“仙子具大慈悲,故能感通靈植。此草與你有緣,可親自栽種。”
蔡佳軒引真人至穀中窪地,隻見十餘畝靈田已開墾完畢,土壤呈紫黑色,隱隱有靈光流轉。這是王嘉馨以“淨土咒”煉化十日的成果,每一粒塵土都蘊含著滋養萬物的力量。黃龍真人見狀,取出腰間玉葫蘆,傾倒出三滴“玉露”——此乃昆侖山巔千年積雪所化,一滴可潤百畝良田。
玉露落地,窪地中忽然湧出清泉,分作五道溪流,按五行方位環繞靈田。蔡佳軒心領神會,取出竹杖在中央點地,喝聲:“起!”但見五塊青色石碑破土而出,分彆刻著“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字,正是他昨夜根據《周易》推演的“五星聚靈陣”。
“妙哉!以陣眼引昆侖靈脈,”黃龍真人撫須讚歎,“此陣一成,靈植生長可提速十倍。但需切記,靈脈雖豐,不可貪多——過猶不及,反傷天道。”
王嘉馨將天青芝植入靈田中央,以掌心靈氣溫養。那草兒初時萎靡,待她念動《往生咒》,忽然亭亭玉立,九色蓮花次第綻放,每片花瓣上都映出眾生疾苦之相,卻又轉瞬化作祥和之光。蔡佳軒見此異象,忽覺眉心微暖——那是前世道童子的印記,此刻竟與靈植產生共鳴。
“蔡真人,你看這靈植,”黃龍真人指著還魂果,“其果中影影綽綽者,乃尚未投胎的魂魄。此果成熟時,可令枉死者暫留人間七日,了卻心願。然天道循環,不可強求,你二人日後施藥時需謹慎用之。”
言罷,他取出一卷《靈植寶鑒》贈予蔡佳軒,封麵燙金大字寫著“草木有靈,唯德者居之”。翻開第一頁,便是“還魂果”的栽種要訣,其中特彆注明:“非大功德者,食之暴斃。”
是夜,蔡佳軒於藥圃中打坐,忽聞天青芝發出清越之聲,如琴瑟和鳴。他睜眼望去,見月光灑在靈植上,天青芝的露珠竟凝成一個個小光點,飛向穀外。好奇心起,他施展輕身術追隨光點,竟見光點落入山腳下的村落,附在病弱者身上,病痛隨之緩解。
“原來靈植自有靈識,”他喃喃自語,“黃龍真人所言‘以情育草,草亦有情’,果然不虛。”
三日後,藥圃初成。但見靈田之中,天青芝高聳如鬆,萬壽藤纏繞石碑,還魂果掛滿枝頭;更有赤精子所贈的“火蓮”、長眉真人所賜的“雪參”,以及易教弟子從各地采集的凡草靈根,分門彆類種在不同區域。王嘉馨彆出心裁,以符篆為界,劃分出“療傷區”“延壽區”“渡魂區”,每區皆有禁製守護,以防靈氣外泄。
恰逢此時,昆侖山腳爆發傷寒,百姓們扶老攜幼,哭號著向清蘅穀求助。蔡佳軒與王嘉馨相視一笑,王嘉馨取出神農鼎殘片置於藥圃中央,蔡佳軒則揮動竹杖,引動“五星聚靈陣”。但見靈植紛紛搖動,葉片上的露珠彙聚成溪流,注入鼎中。
“此乃‘百草靈露’,”王嘉馨對弟子們言道,“可治萬病。爾等持此露下山,分與百姓,每人一勺,勿多取。”
弟子豆領命而去,剛至村口,便見一老婦抱著高燒昏迷的孫兒痛哭。他以玉盞盛靈露喂下,孩童忽然咳嗽一聲,睜開雙眼,竟已退熱。老婦跪地不起,豆豆忙扶起道:“此乃我易教藥圃靈植所賜,婆婆不必謝我,謝天地慈悲便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消息如野火般傳開,方圓百裡的百姓皆來求藥。清蘅穀前所未有的熱鬨,卻秩序井然——王嘉馨早已設下“排隊符”,凡持符者皆能按序取藥,無需擁擠。她親自坐鎮藥圃,為重症者診脈,以符篆配合靈草,竟將纏綿病榻數十年的老者從鬼門關拉回。
一日,一位身著華服的員外抬著黃金百兩上山,跪求王嘉馨救治獨子。那少年麵色青紫,氣息微弱,竟是中了劇毒。王嘉馨搭脈後搖頭道:“此乃‘五步蛇毒’,尋常草藥難治。需以天青芝花蕊與還魂果同食,方可解毒。但此二物皆需功德換取,員外可曾做過善事?”
員外麵有難色,支吾道:“某家經商多年,雖未大善,卻也未作惡……”
王嘉馨歎道:“靈植有靈,非功德不可得。員外若能廣施粥米,救濟難民,七日後再來,或許還有希望。”
員外慚慚而去。七日後,他果然帶著數十名難民上山,身後跟著推車的仆從,車上裝滿了糧食衣物。王嘉馨見狀,取來天青芝花蕊與還魂果,以符水調和,喂少年服下。片刻後,少年吐出黑血,蘇醒過來。
此事傳遍昆侖內外,求藥者不再以金銀相贈,轉而以善舉為贄。清蘅穀藥圃不僅成了救苦救難之地,更成了教化人心之所。蔡佳軒每日巡視藥圃,見靈植愈發青翠,靈氣幾乎凝成實質,心知這是眾生善念所化。
一日,黃龍真人悄然駕臨,望著藥圃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對蔡佳軒道:“真人可知,為何地仙界少有人間這般熱鬨?”
蔡佳軒搖頭。黃龍真人歎道:“因仙界之人多求長生,少念蒼生。你二人以藥圃為舟,渡人渡己,實乃開辟了一條‘紅塵證道’之路。他日若入地仙界,切記此心——天地雖大,唯慈悲二字,可通神佛。”
言罷,他取出一枚玉簡,玉簡上刻著“地仙界入門要訣”,又道:“此去地仙界,需經‘三關’:一曰‘情關’,二曰‘殺關’,三曰‘因果關’。你二人情比金堅,當可過情關;但殺關需慎,不可妄動殺念;至於因果關……”他目光落在藥圃中忙碌的王嘉馨身上,“仙子超度亡魂無數,因果纏身,屆時需以善念化解。”
蔡佳軒鄭重接過玉簡,心中暗暗記下。他望向王嘉馨,見她正耐心為一位盲眼老婦講解服藥之法,神情溫柔如春日暖陽。想起黃龍真人所言“紅塵證道”:原來真正的大道,從來不在仙山高處,而在這人間煙火、百姓疾苦之中。
是夜,蔡佳軒在藥圃中刻下一塊石碑,上書“易教藥圃,唯善是種”。月光灑在碑上,與靈植的光芒交相輝映,宛如一幅人間仙境圖。——待易教弟子遍布天下,待藥圃靈植惠及九州,他們終將踏上更廣闊的天地,去完成那未竟的因果,去見證那滄海桑田的變遷。
而這株株靈植,便是他們在紅塵中播下的種子,終有一日,會開出最璀璨的花,結出最圓滿的果。
喜歡竹杖奇緣錄請大家收藏:()竹杖奇緣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