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漠北旱象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漠北草原金風蕭瑟。
蔡、王夫婦立在沙丘之上,望著遠處龜裂的土地,眉頭微蹙。竹杖斜倚肩頭,杖身青碧如洗,頂端新結的竹葉在風中輕輕顫動,卻掩不住空氣中彌漫的焦渴氣息。王嘉馨一襲月白長裙,袖中九龍劍穗泛著溫潤金光,指尖輕撫腰間雌寒光劍,忽而開口:“自開皇十三年終南山悟道以來,漠北已連續兩年大旱,你看這土地——”她指著腳下裂開的地縫,縫中隱約可見枯死的草根,“竟比當年射落雙日時還要乾裂。”
他點頭,目光投向天際。湛藍的天空中不見一絲雲彩,日頭毒辣,將遠處的氈帳曬得仿佛要冒青煙。牧民們三三兩兩跪在地上,朝著南方磕頭,祈求上蒼降雨。忽然有個孩童踉蹌著摔倒在沙地上,手中的水袋滾出老遠,卻隻流出幾滴渾濁的泥漿。
“夫君,你聽。”王嘉馨忽然伸手按住他的手腕,“風中有哭聲。”
側耳細聽,果然有隱隱的啜泣聲從氈帳方向傳來。二人對視一眼,展開身形向聲源處掠去,衣袂帶起的微風拂過枯草,竟驚起幾隻螻蛄,可見土地乾旱到何種程度。
眼前的氈帳外,一位老婦正抱著一具孩童的屍體痛哭。孩子的小臉乾枯如紙,嘴唇裂開血口,顯然已死去多時。旁邊站著個中年男子,腰間掛著弓箭,卻無精打采地垂著腦袋,手中握著個空水囊。
“阿爹,妹妹是不是去了天上?”一旁的少年扯著男子的衣角,聲音沙啞,“她說天上有瑤池,瑤池的水喝不完......”
男子彆過臉去,肩膀微微發抖。蔡佳軒心中一痛,想起自己當年在寒門忍饑受凍的日子,又望望王嘉馨,見她眼中也泛起淚光。
“老媽媽,”王嘉馨緩步走近,聲音輕柔如春風,“能否讓我看看孩子?”
老婦抬起頭,見二人衣飾不俗卻無半點架子,忙用袖子擦了擦眼淚:“貴人請看......可憐我這孫女,才五歲啊......”
王嘉馨俯身輕觸孩童額頭,指尖凝聚一絲真氣,竟在孩子眉心映出一朵小小蓮花。蔡佳軒見狀,取出竹杖在沙地上畫了個太極圖,杖頭頓時泛起瑩潤的青光,杖身竹節處滲出點點露珠,滴落在太極圖中,竟化作一汪清泉。
“這是......”中年男子驚呼,“清泉!真的有清泉!”
老婦顫抖著捧起泉水,送到孩子唇邊:“乖囡,喝口水......喝口水就好了......”話音未落,卻見孩子遺體漸漸化作光點,融入泉水中。老婦愣在當場,淚水再次湧出:“貴人......這是......”
“老媽媽,”蔡佳軒輕聲道,“孩子的靈魂已歸入輪回,她受的苦,我們會想辦法讓後人不再承受。”他望向遠處的牧民,提高聲音,“大家隨我來,今夜子時,必有甘霖降下。”
子時,漠北草原萬籟俱寂。
蔡佳軒站在最高的沙丘上,竹杖直指蒼穹。王嘉馨立在他身側,雌雄寒光劍出鞘,雙劍相擊,龍吟聲震徹雲霄。天空中忽然泛起漣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麵,漸漸聚起朵朵烏雲。
“還記得當年戰黑熊精時隨手折的竹杖麼?”蔡佳軒轉頭望向她,眼中映著雲層中的電光,“如今竹杖已被吾煉化通了靈性,能呼風喚雨,潤澤蒼生。”
她點頭,袖中劍穗化作金絲纏繞竹杖,輕聲吟道:“竹杖化龍起風雲,劍氣為雨潤乾坤。”話音未落,竹杖頂端忽然綻開一朵青色蓮花,花瓣上滾動著露珠,每一滴都映出牧民們期盼的臉龐。
蔡佳軒輕喝一聲,竹杖重重頓地。刹那間,天地變色,狂風大作,烏雲中劈下一道閃電,卻在觸地瞬間化作甘霖。雨點大如銅錢,砸在沙地上濺起泥星,卻在接觸到二人周身三尺範圍時,化作細密的雨絲,溫柔地灑向大地。
“快看!下雨了!”
“老天爺開眼了!”
牧民們紛紛從氈帳中跑出,張開雙臂迎接雨水。蔡佳軒望著他們狂喜的模樣,忽然領悟——所謂大道,非是獨坐雲端論玄說妙,而是腳踏實地,解民倒懸。
王嘉馨揮動雌劍,劍氣所過之處,雨水竟凝成冰晶,在空中織成一片水幕,將月光折射成七彩霓虹。孩子們笑著追著光影跑,忘記了乾旱的苦難。
“夫君,你看他們的眼睛。”王嘉馨輕聲道,“比天上的星星還亮。”
他轉頭看她,見她眉心朱砂痣在雨中晶瑩如血,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在廣寒門拾簪花的少女,眼中也是這般清澈的光芒。
雨整整下了一夜,直到天明方歇。
蔡佳軒站在草原上,看那枯黃的牧草已泛起綠意,乾涸的河床積滿清水,牧民們趕著牛羊在水邊飲水,臉上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老婦牽著少年走來,身後跟著一群牧民,人人手中捧著奶酒、奶酪,眼中滿是感激。
“貴人若不嫌棄,請來氈帳中做客,接受我們的謝意。”中年男子彎腰行禮,“您救了我們的命,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蔡佳軒忙扶起他,笑道:“這是天地慈悲,非我二人之功。”他指了指竹杖,“此杖原是普通竹枝,卻因沾了人間煙火氣,方能通神。就像這雨水——”他望著遠處的彩虹,“本自天上而來,卻要落在人間,方能滋養萬物。”
王嘉馨取出隨身的玉瓶,在泉水中汲滿清水,遞給老婦:“此水可治百病,您留著給孩子們喝。”老婦顫抖著接過,忽然帶著眾人齊齊跪下,朝著二人所在的方向叩首。
“都起來吧,”蔡佳軒眼眶微熱,“世人皆言神仙好,卻不知神仙也要食人間煙火。若無人間悲歡,哪來神仙慈悲?”
話音未落,天空中忽然傳來仙鶴的長鳴。二人抬頭望去,見雲端有兩隻仙鶴盤旋,羽衣潔白如雪,正是泰山娘娘座下仙童。
王嘉馨輕笑:“看來泰山娘娘知道我們證了大道,特來賀喜呢。”
他搖頭:“賀喜不必,隻願這天下蒼生,都能少些苦難。”說罷,揮袖灑出一片金光,落在草原各處,化作無數清泉,“竹杖啊,以後就靠你了。”
竹杖輕顫,發出嗡嗡聲響,竟似在回應。
三日後,二人辭彆牧民,踏上新的旅程。
蔡佳軒回首望去,見牧民們仍站在草原邊緣,朝著他們揮手。王嘉馨忽然指著天際:“你看那片雲,像不像當年在長江邊見過的?”
他順著她的手指望去,隻見天邊浮著一朵雲,形狀竟與三十年前他們乘舟北上時見過的那朵分毫不差。竹杖在手中輕輕震動,杖頭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歲月變遷。
“一百多前,我們為避世家追殺北上,”他輕聲道,“然而多年後,我們為解百姓苦難南下。兜兜轉轉,竟走了個輪回。”
她點頭,袖中劍氣微動,割下一縷頭發拋向空中,發絲竟化作一隻青鳥,朝著牧民的方向飛去。“輪回也好,永恒也罷,”她望向他眉心的朱砂痣,“隻要你我心意相通,便是大道圓滿。”
忽然有微風拂過,帶來遠處的牧歌聲:
“竹杖點地泉眼開,劍氣成雨洗塵埃。神仙本是凡人做,慈悲心處道自來......”
蔡佳軒笑了,挽起她的手,竹杖化作祥雲,載著二人向南方飛去。身後的草原上,新長出的牧草在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為他們送行。
所謂證大道,非是飛升成仙,而是在人間煙火中,守住一顆慈悲心。就像這竹杖點出的甘泉,劍氣化出的春雨——潤得蒼生,方見真如。
喜歡竹杖奇緣錄請大家收藏:()竹杖奇緣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