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神劇,那《外來媳婦本地郎》可真是當之無愧的神劇中的神劇!
這可不是說這部劇有多麼荒誕離奇,劇情有多麼誇張,台詞有多麼離譜。而是這部劇的時間跨度太可怕了。
這部電視劇到現在已經拍了四千多集,這數量著實驚人!
想當初,《外劇》剛播出的時候,那可是受到了幾乎全體廣省人的熱烈追捧和一致好評!
《外劇》就像是一股溫暖的春風,吹進每一個廣省觀眾的心坎裡。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過去了二十多個年頭。
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劇中那些曾經讓我們無比熟悉、喜愛的主演們卻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劇組,康伯和阿宗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隨著越來越多的主演離去,劇情似乎也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年不如一年,開始讓人感到失望。
不過,不得不承認,《外劇》剛開始那會兒真的是非常優秀!有無數的人都願意花時間追劇,而且樂此不疲。
那個充滿歡聲笑語、和和睦睦的康家,簡直就是廣省無數家庭心目中的楷模。這裡麵有慈愛的長輩,孝順的晚輩,一家人相親相愛,相互扶持,共同度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種溫馨美好的家庭氛圍,不知道讓多少觀眾心生向往。
話說回來,許振峰說自己客串《外劇》可沒有撒謊。
在前世,當他功成名就之後,不僅慷慨解囊讚助了《外劇》,而且還親自上陣客串了其中一集!
更有趣的是,他在劇中扮演的就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廣市的首富。
借著這個機會,許振峰成功地給自己的振峰集團狠狠地打了一波廣告。
原本的首富,在這麼一宣傳,頓時讓自己旗下的公司都更火了起來。這一操作可謂是精妙絕倫,成為了廣告史上的一段美談。
因為這次合作,許振峰還與劇中的很多演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後來,他更是帶著這些朋友們一起搞投資,憑借著他敏銳的商業眼光和卓越的經營才能,幫助不少劇中的演員實現了財富自由,真正走上了人生巔峰。
畢竟大多數演員,表麵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實際上,收入並不高。可以這麼說,他們要維持自己的生活沒問題,但沒有想象中那般富有。甚至有很多人的生活都過得很平庸,隻不過在電視劇當中露了個臉熟,
這段經曆不僅成就了他們之間珍貴的友情,更為整個演藝界留下了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
許振峰可是個不折不扣的《外劇》迷!
每當許振峰回憶起前世的那些點點滴滴,心中便湧起無儘的感慨和歎息。
想當年,那個熱鬨非凡、充滿歡聲笑語的康家,如今卻已物是人非,讓人唏噓不已。
整個康家,簡直就像那慘遭抄家的賈府一般,淒淒慘慘戚戚。往昔的繁華盛景早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蕭瑟和落寞。
尤其是那間曾經見證過無數廣省人喜怒哀樂、承載著他們共同情懷的西關大屋,也終究難逃被拆除的命運,隻留下一地的殘垣斷壁,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在這康家本地郎裡,康伯和阿宗已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前往另一個彼岸相聚。
而阿祖和天庥,則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成了所謂的“失蹤人口”,仿佛杳無音訊。
天佑和保羅更是如同川劇中的變臉藝人,角色轉換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再看看阿耀,他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三農”產品之中,忙得不可開交。
唯有那位“新康伯”阿光,自始至終都堅守著康家,不離不棄,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燈塔,照亮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
至於劇中康家的女眷們,其境遇同樣不容樂觀。歲月無情地在她們臉上刻下道道痕跡,有的人容顏漸衰,有的人選擇離棄,還有的人默默隱退,甚至有人已經被替換掉。
然而,在這一片黯淡之中,唯有香蘭依舊保持著原來的模樣,未曾有絲毫改變。她就像是康家最後的一絲溫暖和希望,靜靜地守望著這個支離破碎的家族。
“我超級喜歡《外劇》!!你真的要客串演出嗎?能不能幫我搭條線?我也想客串演出,哪怕是一個路人都好?!如果可以幫我搭上線的話,花多少錢我都願意。”
這個走上來搭話的老大爺名叫康詩福,是個老廣,家裡有十幾套房,靠著收租過日子。是個非常純粹的《外劇》迷,就像當年的許振峰一樣。
康詩福一聽說有人能出演《外地媳婦本地郎》,他就特彆的激動。總覺得自己也姓康,搞不好跟劇中的人物是有關係的。
許振峰隨口說著:“阿伯!你也可以到西關大屋那邊去看看,我就是經常跑那裡,才被導演看中的,讓我們出演其中的一個小橋段。不過確實是讓人記憶深刻,我覺得我人生最輝煌的點就在這裡,曾經在裡邊我露了一下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