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縣令府內,陳衍總算將開源節流跟李世民解釋清楚了。
當然,這裡麵夾雜了不少其他知識理論,以及陳衍自己這段時間琢磨出來的見解。
畢竟他真的是學醫的,不是學經濟的。
而每到這種時候,陳衍總會埋怨那輛大運為什麼那麼著急衝業績。
倘若多給他一點時間,讓他背全唐詩宋詞,將一些知識以及發明死死刻在腦子裡,此刻說不定已經螺旋起飛了。
哪至於跟現在一樣,對啥都一知半解,啥玩意都得去自己研究,琢磨。
當然,儘管隻是這樣,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也聽得連連點頭,如癡如醉。
李世民哈哈大笑:“不錯,不錯,朕不得不感歎,當初頂著那麼大風險,將渭南縣交給你是正確的。”
“雖然你說的很多東西朕聽不太懂,但朕相信你。”
“好好乾,如果有需要,你可以修書讓承乾調動折衝府幫你掃清障礙。”
說完,他轉頭看向旁邊的長孫皇後,樂道:“不過,此事也多虧了觀音婢。”
“倘若不是觀音婢當初死活攔著朕調你小子去三省六部,朕也想不到將渭南縣交給你。”
陳衍一怔,還有這種事呢?
一直在旁邊沒插話的高陽此時也驚了。
她說當初以陳衍的本事,怎麼會進不了三省六部呢,原來是母後反對。
虧她當時還想進宮求求父皇。
長孫皇後笑著搖搖頭,對陳衍說:“那時我其實沒多想,單純地覺得陛下提出來那些位置不適合你,倒沒有其他意思。”
“後來陛下說要將渭南縣交給你時,我最初同樣是反對的,因為陛下打算為你打造一個一言堂,從上到下,從權力到錢糧,都由你一人說了算。”
“甚至,折衝府的兵權名義上在承乾手中,其實依然聽你調動。”
“這樣的安排固然對你實現自己提出的理念很有幫助,但壓力實在太大,若乾得好,那自然皆大歡喜,可倘若乾不好的話,你恐怕就得承受大量的口誅筆伐。”
“所以我第一時間是反對的,然陛下一再堅持,我也沒辦法。”
“所幸,你沒讓陛下失望,甚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正所謂一個女婿半個兒,在長孫皇後心裡,早就將陳衍當成了自家後輩。
故此一開始李世民提出讓陳衍來渭南縣時,她才會反對。
作為一名母親,她首先思考的不是孩子能獲得什麼,而是孩子需要承受什麼,或者承受不住會失去什麼。
其次才是孩子會得到什麼。
“那現在看來,還是朕的眼光比較好一些。”李世民得意的嘴角都要翹起來了。
長孫皇後哪裡不了解李世民在想什麼?
李世民此時得意的,恐怕就是贏過了她。
對於丈夫的幼稚,長孫皇後早有體會,故此她隻含笑點頭附和。
陳衍忽然有一種長孫皇後在哄孩子的感覺。
李世民就是那個孩子。
“好了,你們先聊,昭棠帶我去看看小兕子。”長孫皇後站起身,對小女兒的思念已經壓製不住了。
“是,母後。”高陽早就不想待在這裡了,他們說的東西自己全聽不懂。
難受死了。
現在長孫皇後想走,她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等兩人離開,陳衍又跟李世民聊了聊自己對渭南縣未來發展的安排,以及一些需要幫忙的方麵。
李世民滿口答應下來。
隨後,陳衍好似想到了什麼,急忙問道:“對了,陛下,蔡國公現在沒事了吧?”
提起這個,李世民的心情頓時不好了,陰沉著臉道:“你放心吧,克明已經被我想辦法放出來了,目前在家躺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