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高陽淡淡的笑容僵住,不待她開口,越王妃下意識附和一句,“是啊,麗質的眼光確實好。”
“當初,誰不覺得渭南伯縱使算不上紈絝子弟,但也整天混跡風流,起初,越王殿下看麗質想嫁給渭南伯,還覺得費解,想讓我去勸勸你,誰曾想,渭南伯竟有如此大才。”
“麗質可謂是慧眼識珠啊!”
“誰說不是呢?”太子妃笑笑:“起初除了少數人,沒人看好渭南伯,偏偏他最爭氣,若換做我,定然做不到麗質那種程度,不得不服。”
李麗質有些受寵若驚,連連擺手謙虛。
高陽看著她們其樂融融,一個勁誇讚李麗質的樣子,心裡越發不是滋味。
明明是自己在裝杯,怎麼風頭還沒出多久,就轉到李麗質身上了呢?
她們越說李麗質眼光好,不越證明自己當初眼光差嗎?
畢竟,剛賜婚那段時間,誰不知道她跟陳衍水火不容,在宮裡都能打起來?
此時,懷裡的衡山郡公主恰好笑了,可高陽總覺得這個笑不甜,反而苦得很。
說不出的那種苦。
“兩位嫂嫂還有母後就彆誇我了。”李麗質不太好意思道:“當初我跟郎君全是因緣巧合,我哪有你們說的那麼好。”
“如果硬要說眼光好的話,應該是母後才對,是母後最先發現郎君這塊隱藏在淤泥中的金子,要不然,我和妹妹哪裡有這個福分。”
隨著這句話出口,原本已經開始生悶氣的高陽沉默了。
確實,如果硬要說眼光好,還得是長孫皇後。
倘若不是長孫皇後,她們兩姐妹此時說不定已經嫁給他人了。
“確實如此!”
太子妃對此深以為然。
從前,她一個沒什麼地位,毫無存在感的太子妃哪裡能幫李承乾遮掩逃出宮?
還不是有長孫皇後暗中幫忙。
其根本原因,估計也有陳衍一份功勞。
要是李承乾接觸的是其他人,長孫皇後斷然不可能讓李承乾出去。
“母後,您從前對渭南伯那般特殊,真的全是因為陳將軍嗎?”越王妃好奇地問。
長孫皇後沉吟道:“是,也不是!”
“最初,本宮的確是因為陳將軍對子安特殊關照,可隨著子安慢慢長大,本宮對其性格品性逐漸了解,後來便喜歡上了這孩子。”
“要不然的話,本宮怎會牽頭讓陛下將高陽下嫁給子安呢?”
“母後,具體說說唄。”李麗質對此很感興趣,拉著長孫皇後想聽更多。
越王妃與太子妃同樣很感興趣,長孫皇後無奈,慢慢解釋道:“這方麵不太好說,你們還記得子安身邊那個叫青兒的侍女嗎?”
“那是子安母親收養的,目的嘛......本宮相信你們差不多能猜到。”
“不過本宮要告訴你們,那個叫青兒的侍女現在還是完璧之身。”
“子安確實逛平康坊沒錯,可隻要具體了解,便會發現子安從未在平康坊留過宿,一個血氣方剛的男兒,能克製得了欲望,就已經超越了九成九的男人。”
“以及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