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複唧唧,小滿坐案幾。
不聞讀書聲,惟聞娃歎息。
問娃何所思?問娃何所憶?
娃亦無所思,娃亦無所憶。
假期賺錢忙,轉眼到日期。
作業十二本,本本未動筆。
書法如狗刨,符籙畫不齊。
願為放生魚,從此池中戲。
東屋尋道袍,西屋找道履。
內門找小暖,外門尋招娣。
朝辭伏魔觀,邀人助小米。
不聞師父喚徒聲,但聞山外燕雀鳴啼啼。
暮歸青城山,小滿拳相逼。
不聞師父喚徒聲,但聞師弟落筆慘兮兮。
秋夜的涼風習習,帶著山間草木的清氣,拂過伏魔觀後院的石階,也輕輕吹動著米小滿額前汗濕的劉海。
她粉嫩的臉頰上還殘留著白日裡的微熱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心虛。
終於,在開學前夜的最後一縷星光下,作業被呈到了時萊麵前。
時萊手指翻動,看著那幾本字跡忽然變得工整娟秀的練習冊,又對比著另外幾本工工整整的作業本,最終,目光定格在米小滿那張寫滿“我很乖”的小臉上。
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
米小滿知道自己的小把戲騙不過道士,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師父師父!明天魃嬢嬢就要走啦,我們去看看她好不好?”
時萊隻是淡淡地瞟了她一眼,目光淡漠。
“師父!”
她不死心,努力讓自己的擔憂顯得更真切些,“您不擔心魃嬢嬢嗎?她可是謝師叔的好朋友,還是我們伏魔觀的大護法呀!”
“不擔心。”時萊的聲音平靜無波。
“怎麼能不擔心呢!”米小滿瞪圓了烏溜溜的大眼睛,小臉因為急切而微微泛紅,“萬一......萬一有壞人用槍打她呢?”
“她不怕子彈。”
“那......那搗蛋呢?”
“也不怕。”
“圓子彈呢?”
“這個......”時萊頓了頓,看著大徒弟異常認真的神情,以及旁邊同樣豎起耳朵,眼神充滿好奇與一絲懵懂的蘇小暖和顧菟,他放下了手中裡作業本。
是該給這些已經築基、未來需要獨當一麵的弟子們,講講更深的東西了。
“都過來坐好。”
時萊的聲音溫和下來,提起紅泥小爐上的紫砂壺,倒了三杯溫熱的清茶,放在石桌上,氤氳的茶香在秋夜微涼的空氣中彌漫開來。
米小滿立刻乖巧地捧起一杯,小心翼翼地放到時萊手心。
然後像隻小貓,緊挨著他的膝蓋坐下,仰著小臉。
蘇小暖和顧菟也圍攏過來,安靜地靠在他腿邊。
時萊揉了揉米小滿柔軟的發頂,端起茶杯,淺啜一口。
他的目光掃過三個稚嫩卻已初具靈光的小孩子,“你們要知道,這世間運行著兩套不同的規則。”
說完,他伸出修長的手指,在月光下輕輕劃過無形的層次,“一套,便是我們日常所見的世俗體係。”
“最底層的,是像山下張爺爺、劉婆婆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百姓,中間一層,是管理百姓、擁有財富的官員和富商,比如縣裡的張縣長,或是李萬基的爸爸,而最頂端就是一些權貴,也就是大官,這個你們能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