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孤僻的性格,卻也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
······
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懶洋洋地灑在教室裡,空氣中彌漫著困倦和書本的油墨味。
曆史老師老張,一個頭發花白、戴著厚眼鏡的老頭,正唾沫橫飛地講到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聲音帶著點沙啞,試圖將那些遙遠的人和事講得生動些。
“……所以,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縱橫捭闔,他們口舌如劍,改變了一個時代的格局,同學們,誰能具體說說,當時六國合縱,主要針對的是哪個國家?”
教室裡一片寂靜,隻有風扇單調的嗡嗡聲。
大部分同學都低著頭,或者眼神放空,顯然對這種需要記憶和思考的問題沒什麼興趣。
老張掃視了一圈,目光最終落在了教室後排那個總是沉默寡言的李懷禎身上。
“我們這來了位新同學啊!”
“李懷禎,你來回答一下,合縱主要針對的是誰?”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
同學們齊刷刷地轉頭看向李懷禎,那眼神裡有好奇,有打賭般的期待,也有對他一貫沉默的反常感。
李懷禎被點名,身體明顯僵了一下,他緩緩抬起頭,那雙總是顯得有些疏離的眼睛此刻正對著老師。
他沒有立刻開口,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桌沿,似乎在組織語言。
老張以為他也沒認真聽講,正要重複問題,卻聽到李懷禎用一種不高不低,甚至有些平淡的語氣回答道:
“老師,合縱的初衷是聯合韓、趙、魏、齊、楚、燕六國,共同對抗西方最強大的秦國。但六國貌合神離,缺乏真正的核心領導,往往在利益麵前各自為政。尤其是齊、楚這兩個大國,常因自身利益而搖擺不定,甚至一度與秦‘連橫’,導致合縱屢屢受挫。所以,雖然目標是秦,但六國真正害怕和忌憚的,或者說,秦東出函穀關後,最先感受到其兵鋒銳利的,其實是三晉,韓、趙、魏。特彆是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一度成為秦國東進的巨大阻礙。”
教室裡徹底安靜了。
啪嗒!
老張老師手裡的粉筆啪”地一聲掉在了講台上,他愣在那裡,眼鏡片後的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張,像是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景象。
他原本以為最多就是學生能說出“秦國”這個答案,沒想到李懷禎不僅說出了秦國。
還一口氣分析了合縱的背景、六國的心態、三晉的處境,甚至提到了趙武靈王和胡服騎射這些更細節的內容,而且條理清晰,邏輯嚴密。
“你……你怎麼知道的這麼多?”
老張的聲音有些顫抖,他不是驚訝於李懷禎知道答案,而是驚訝於他知道的深度和廣度,這完全超出了一個普通高中生,甚至是他所教過的所有學生的水平。
同學們更是麵麵相覷,嘴巴都合不攏。
那個剛才還叫嚷著罵李懷禎的“花襯衫”男生,此刻也忘了剛才的不快,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
“哇!”
他們平時覺得李懷禎就是個孤僻、怪異,沒想到他肚子裡竟然裝著這麼多東西!
“看了一些事,略懂。”
“隻是運氣好了,剛好遇到看過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