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凡繼續道。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
“他以後會成為大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賢。”
“他的心學思想,會遠播海外,影響深遠。”
朱元璋聽到王陽明的事,特彆是三不朽的評價,眼神亮了。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咱老朱家治下,能出這種人物,不簡單。”
“咱當年定國安邦,也就想著讓百姓有飯吃,天下太平。”
“這後世還能出這樣的大儒,開宗立派,確實了不起。”
朱厚照聽得稀裡糊塗,他雖然覺得自己聰明,但對朝廷官員遠不如他對玩樂打仗上心。
“王守仁?三不朽?”
“太祖爺爺,趙先生,孫兒見識少,真沒聽說過這人。”
“朝裡姓王的官不少,不知道哪位有這種大本事。”
這反應在趙凡意料中,王陽明這時候確實還沒出名。
唐伯虎這時精神好了些,對王陽明也聽說過,還讀過他早年的一些詩文。
他插話說:“陛下不知道,我曾在書上和電視上見過這位王陽明先生的生平。”
“他算是大器晚成,早年考科舉老是考不上,還因為反對劉瑾,被打了板子關進牢裡,貶到龍場去了。”
“想來這時候,王先生多半還在貴州龍場那種偏僻地方悟道,沒在朝廷出名。”
“我看,這正是我們去正德年間的好機會。”
“要是能親身拜會王陽明先生,聽聽他的心學教誨,真是我們讀書人一輩子的幸運。”
唐伯虎說得有點激動,眼裡都是向往。
朱元璋聽了,點點頭表示同意。
“伯虎說得有道理。這種大才,不能讓他埋沒在荒郊野外。”
“厚照,你這皇帝當得糊塗,連這種國家棟梁都不認識,差點錯過了。”
“等我們到了你那個朝代,一定要去找找這位王守仁,咱要親眼看看,能立三不朽的人物,到底是什麼樣子。”
朱厚照連連說是,心裡也對這位沒見過的王守仁多了些好奇。
他現在對太祖和趙先生的話完全相信,既然他們都這麼推崇,這人肯定不一般。
趙凡見時機差不多了,就開口說:“陛下,太祖高皇帝。”
“正德朝的很多事,不是一下子能弄清楚的。劉瑾、江彬這些人關係複雜,他們的同黨到處都是。”
“我們要撥亂反正,還需要親自去正德年間,幫陛下一把。”
朱元璋說:“是這個理。光說不練是虛的,咱得親自去看看,厚照這小子把大明搞成什麼樣了。”
他又轉向朱厚照,口氣嚴肅。
“至於你的功過對錯,現在說還太早,等你真看清了情況,做了改變,咱再跟你細說。”
“現在,我們先回現代,做些準備。”
朱厚照恭敬地答應:“孫兒聽太祖爺爺的。孫兒在正德年間,等著各位老祖、趙先生大駕光臨。”
趙凡立刻切斷了和正德豹房的視頻。
光幕消失,豹房裡恢複了原樣,隻留下朱厚照和江彬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心裡很不平靜。
江彬這時候已經嚇破了膽,癱在地上,知道自己大難臨頭了。
朱厚照低頭沉思,太祖和趙凡的話讓他心裡起了波瀾。
他第一次對自己過去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生出猶豫並開始反思。
酒店套房裡。
趙凡對大家說:“大家,咱們很快就要前往正德年間了。”
“不過在這之前,還得回現代采購一批東西,不光是留著應急,也想讓正德的人開開眼界。”
朱樉一聽能買東西,頓時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