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麵對朱元璋的質問,思索起來。
寧王朱宸濠,這個名字他不陌生,他想造反在朝中也不是什麼秘密。
“太祖爺爺,孫兒覺得,寧王雖然有野心,但畢竟遠在南昌。”
“他的勢力雖然大了點,一時半會兒也動不了京城的根基。”
“眼下最大的麻煩,還是京城裡的劉瑾和他的人。”
他話鋒一轉,語氣堅決。
“孫兒打算,先集中全力,把劉瑾這幫人徹底乾掉。”
“京城穩了,朝廷清淨了,再調大軍南下平叛,把寧王抓來問罪,徹底解決後患。”
這個法子,他認為是先管好家裡再管外麵,一步一個腳印。
朱元璋聽完,哼了一聲,表示很不同意。
“哼,先殺劉瑾?你以為劉瑾那麼好殺。”
“他在京城乾了這麼多年,朝廷內外到處都是他的人,哪個衙門沒他的人。”
“你這樣直接動手,怕不是除根,是打草驚蛇。”
朱元璋目光銳利。
“一旦劉瑾死了,他那些死黨肯定都慌了,跑得跑散的散。”
“裡麵不少有實權的人,要是他們狗急跳牆,投奔了南昌的寧王,那不是幫了敵人。”
“到時候,寧王得了這些人幫忙,勢力肯定大漲,你再想平他,就更難了。”
“而且,劉瑾一死,朝中肯定出現權力空白,你有合適的人馬上補上嗎。”
“要是沒人用,或者用錯了人,隻會讓朝廷更亂,反而給寧王機會。”
朱元璋分析得很到位。
朱厚照被說得沒話了,他確實沒想那麼多。
他有點不甘心地辯解:“太祖爺爺,孫兒也看過史書,您當年除掉胡惟庸、藍玉那些大官,不也是快刀斬亂麻。”
“孫兒覺得,對付這種壞蛋,就該學太祖爺爺,用厲害手段,嚇住那些小人。”
他想從朱元璋的經驗裡給自己的想法找個理由。
朱元璋聽了,更是生氣,猛地一拍桌子。
“混賬東西。我是我,你是你。你能跟我比。”
“我的江山,是帶著一幫真心兄弟,從死人堆裡打出來的。”
“我登基的時候,天下誰不服。哪個小人敢在我麵前亂來。”
“你呢?你是白撿的,這大明江山是你爹傳給你的。”
“你手上沒沾過血,腳下沒上過戰場,你憑什麼學我殺人立威。”
“你以為殺幾個大臣,就能讓天下人都服你了。天真。”
朱元璋發火,整個乾清宮的氣氛都緊張起來。
他清楚,朱厚照的環境和威望,跟自己當年完全不一樣。
唐伯虎見狀,連忙出來打圓場,他不想這兩位皇帝真的鬨僵。
“太祖高皇帝息怒,陛下也請寬心。”
“依學生看,這劉瑾和寧王,一內一外,都是心腹大患,處置起來確實麻煩。”
“剛才聽說趙先生和太祖高皇帝都很推崇王守仁先生,說他有經天緯地的大本事。”
“不如把王先生請來,聽聽他有什麼好辦法,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
唐伯虎的提議,現在看是最穩妥的。
朱厚照聽了,眼睛一亮,好像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法子。
“唐先生說得對,我怎麼把這位大賢給忘了。”
“這種人物,肯定有妙計能安定天下。
“來人啊!”
他急忙大聲叫殿外伺候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