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推演?
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們壓根沒聽過這個詞。
趙凡拍了拍手。
殿外,立刻有幾十個膀大腰圓的甲士,抬著一個巨大的沙盤,走了進來。
那沙盤,精細無比,把江西、南直隸一帶的山川、河流、城池,都做得惟妙惟肖。
“這就是江西全境的沙盤。”
“今天我們再來推演一次寧王之亂,就按對局來算,看一看到底怎麼走。”
趙凡掃視了現場的勳貴將領。
“鎮國公、張尚書,你們敢接招嗎?”
“你們可以聯手指揮寧王的十萬叛軍。”
“王大人還是守著那三萬朝廷兵。”
“就在這沙盤上,過一場較量。”
“要是你們贏了,王大人辭官,由你們發落。”
“你們要是輸了……”
趙凡語氣冷下來。
“各家私兵,還有府裡的金銀,全都拿出來補軍餉。”
“這一把,敢不敢賭?”
這一局,已經不是普通的演練,而是連利益和底牌都一起擺上桌的較量。
結果不僅關乎王守仁的前途,也牽連著所有勳貴的身家。
李甫和張達相視,都自信地覺得贏麵十足。
有老將和豪貴站隊,他們根本沒覺得輸給書生有什麼可能。
這樣的機會,俗話說可遇不可求。
隻要贏下,王守仁和趙凡就會出局。
張達搶在前頭發話。
“賭,這一局就賭定了。”
“咱們來比比,誰才懂兵法。”
“陛下,老臣請求,這次推演能請太祖高皇帝來做裁判,這樣才算公正。”
他把朱元璋也拉進了場裡。
太祖審案,誰也說不出不公。
朱元璋興致都提起來了。
他乾脆站起身說:
“好,這裁判由我來當。”
“正巧看看,是老輩子弟更強,還是新進人才更出色。”
沙盤比拚就此拉開。場中局勢立刻分明。沙盤分為兩側,眾人歸位,都盯著局勢。
一側是王守仁,獨自一人,神態平靜。
另一側聚著鎮國公李甫、兵部尚書張達、都督同知陳雄等一眾勳貴老將。
他們圍著沙盤,規劃陣型,低聲討論,有說有笑,氣勢很足。
在他們看來,這場推演穩穩贏。
他們手上十萬兵力,足有王守仁三倍,還方便調配。
對江西地勢也熟,軍隊行事底細都摸得透。
王守仁隻不過仗著僥幸得勝,本事有限。
果真擺到這沙盤上來,讓他排兵布陣,他們絲毫不慌。
“各位,王守仁是書生氣,也不用太在意。”
張達信心十足地說。
“主力占優,正麵壓過去就行,再用偏師打迂回。”
“我建議兵分三路,主力八萬從南昌北進,直撲安慶,和王守仁堂堂大戰。”
“再派一萬精騎,走西麵斷他後路,切斷補給。”
“還有一萬水師順江而下,威脅南京,直接動搖根本。”
“三路一起發力,他就分身乏術,肯定失敗。”
這套方案,不出奇,但也是官軍常見路數。
眾人紛紛點頭,以為妥當萬分。
他們看王守仁的目光,多的是輕蔑和不以為意。
似乎已經預見了他全麵崩潰的結局。
朱元璋作為裁判,宣布推演開始。
“張達,你先走一步。”
張達把叛軍代表的紅令旗,按剛才方案插到沙盤上,動作果斷。
三路大軍,氣勢洶洶,殺向王守仁。
輪到王守仁了。
所有人都盯著他,想看他怎麼應對這個死局。
然而,王守仁的舉動,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他沒有動代表自己主力大軍的藍色令旗。
反而,從旁邊拿起了一把代表著斥候和細作的黑色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