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慶、雨蟬、張玉嫻三個女的聽了都說怪。
懷慶小聲說。
“一個人,喝倒十幾個壯漢,這酒量真嚇人。”
雨蟬也說。
“而且才十歲,這簡直想都想不到。”
張玉嫻有點擔心。
“這麼喝酒,對身子真沒事嗎?”
趙凡在旁邊聽著,心裡在分析。
這些傳說,雖然有誇張,但也不是沒來由的。
如果司徒盅真有倆肝,很強的酒精代謝能力,也許能解釋這些跟一般人不一樣的表現。
張居正看大家聽得起勁,又講了件司徒盅成年後的事。
“等到司徒盅成年的時候,酒量更是厲害得不行。”
“有一次,江南一個有錢人辦品酒會,請了各地有名的人。”
“會上,設了三道考驗,能過關的,能得千金賞,還被叫江南酒魁。”
“第一道,品一百種酒,要準確說出每種酒的產地、年份、怎麼釀的。”
“第二道,喝千日醉,是一種特製的烈酒,據說一般人喝一杯就得醉三天。”
“第三道,跟一百個人鬥酒,要跟一百個自己報名的高手輪著喝,贏了的才是頭名。”
“那會兒江南有才有名的人都來了,都想露一手,拿這個榮譽。”
唐伯虎聽到這裡,眼睛一亮。
“品酒、鬥酒,這倒是挺有意思,不知道那司徒盅怎麼樣?”
他自己也挺愛喝酒,當然關心這個。
張居正笑著說。
“那司徒盅聽說後趕來,第一道品百種酒,他隻聞了聞嘗了嘗,就把百種酒的來曆說得一點不差,大家都很佩服。”
“第二道喝千日醉,那有錢人特意準備了三壇,一般人一杯就倒,司徒盅卻連喝三杯,臉色跟平常一樣,有說有笑,好像喝的是泉水。”
“大家都很吃驚,以為他肯定是神人。”
“到了第三道跟一百人鬥酒,更是精彩得不得了。”
“那一百個高手,都是各地選出來的酒量好的人。”
“司徒盅跟他們輪著喝,一杯接一杯,一壇接一壇,從早上喝到大半夜。”
“那些高手一個個都醉得不成樣子,東倒西歪,隻有司徒盅還是精神很好,站得穩穩的。”
“最後,他連贏一百人,得了江南酒魁的名號,千金賞賜一分沒要,隻要了那有錢人珍藏的一壇叫醉神仙的好酒,就走了。”
這段話說的大家都很向往,好像親眼看見了那場喝酒的盛況。
朱元璋聽完,也忍不住稱讚。
“這人要不是天生特彆,就是真有神仙本事。”
“這種酒量,咱這輩子沒見過。”
他自己當年在軍隊裡喝酒,酒量也還行,但跟這司徒盅一比,差遠了。
趙凡心裡想,要是這些傳聞有七八分是真的,那司徒盅的身體構造,確實值得好好研究。
“張首輔,這司徒盅除了愛喝酒,還有其他什麼特彆的愛好,或者跟一般人不一樣的舉動嗎?”
他想從更多方麵了解這個人。
張居正想了想。
“說來也怪,這司徒盅除了愛喝酒要命,對其他事好像都看得很淡。”
“金銀財寶,美女權力,對他來說,都跟?雲一樣。”
“他常說,人活著,隻有好酒和知己不能辜負。”
“平時,他不是在找好酒的路上,就是在哪個酒館跟人痛快喝酒。”
“穿得簡單,不講究打扮,有時候甚至會醉倒在街上,惹人注意。”
“但他為人又挺講義氣,要是遇到不平事,隻要有酒,他就會幫忙,也因此交了不少各路朋友。”
馬皇後輕輕歎了口氣說。
“倒也是個有性情的人,隻是這麼愛喝酒,終究不是正路。”
朱元璋卻不這麼認為。
“人活著,各有各的活法,隻要他不乾壞事,彆人也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