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cube娛樂已經做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定,與徐穗珍解除合約,但事態的發展仍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徐穗珍的離開雖然使質疑的聲音小了一些。
但"霸淩團"這個標簽,仿佛一個無形的烙印,深深刻在了(g)ide的名字上,仿佛在身上留下了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每個月都會流血。
3月中旬,sbs台臨時取消了趙美延的綜藝錄製計劃。
"非常抱歉,但考慮到目前的情況,我們認為需要等待輿論平息後再做安排。"
節目組的通知言辭委婉,但意圖明顯——他們不想與一個陷入爭議的團體扯上關係。
趙美延坐在經紀人的車裡,看著手機上的信息,嘴角勉強扯出一絲苦笑。
這已經是這周第三個被取消的行程了。
前天是某化妝品牌的廣告拍攝,這兩天又是綜藝節目的固定嘉賓邀約。
"都說了霸淩是針對個人的,為什麼整個團隊都要受影響?"美延的聲音中充滿了委屈。
經紀人默默地握緊方向盤,沒有回答。
兩人都知道,在這個行業,形象就是一切,而"霸淩團"這樣的標簽一旦被貼上,公眾不會刻意區分誰是施暴者誰是旁觀者,他們隻會簡單地把整個團隊歸類為問題團。
同一天,田小娟收到了來自韓國某大型品牌的解約通知。
"根據合約條款,我方有權在代言人形象受損的情況下終止合作。我們將按照規定支付解約補償金,感謝您的理解。"
田小娟將通知放在桌上,眼神呆滯。
"小娟,"經紀人小心翼翼地問道,"需要我們法務部門介入嗎?也許可以協商一下..."
田小娟搖搖頭:"算了,沒必要,我們現在的形象..."她沒有說完,但話中的苦澀不言而喻。
被取消的行程和解約的通知隻是開始,真正可怕的是蔓延到團隊每個角落的網絡暴力。innie的哥哥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布了一條支持徐穗珍的留言,表示相信她的清白,希望公眾能夠給她一個公平的機會。
這本是一個朋友間的善意舉動,卻引發了意想不到的惡果。
【薩瓦迪卡滾出韓國!】
【連泰國人都來乾涉我們的校園霸淩問題了嗎?】
【gide的外籍成員都應該滾回自己的國家!】
【霸淩犯的同夥比犯人更可惡!】innie的惡毒言論如雪片般湧來。
本就敏感的輿論環境下,她的泰國國籍成為了攻擊的靶心,民族情緒被裹挾其中,一時間不僅是innie,連帶整個(g)ide都陷入了輿論的風暴中心。innie在宿舍的房間裡哭得泣不成聲,"我哥哥隻是說了句公道話,為什麼所有人都要罵我們。"
舒華坐在她身邊,輕輕拍著她的背,卻不知道如何安慰。
"因為噴子們需要一個發泄口,"同為綠卡成員的宋雨琦,對這種情況看得更透徹,"團隊攤上敏感話題,而我們,作為外國人,更是容易成為被針對的目標。"
幾天後,宋雨琦也親身體會到了這一點。
原本預定的赴中國參與《奔跑吧》錄製計劃被緊急叫停,理由是考慮到藝人近期的爭議可能影響節目形象。
公司全麵暫停了(g)ide的所有公開活動,包括演出、綜藝和粉絲見麵會。
這一決定旨在避免進一步的負麵曝光,同時給團隊成員一些喘息的空間。
隨著活動的暫停,粉絲們開始在網上表達擔憂和疑問:
【所以(g)ide是被雪藏了嗎?徐穗珍離開後就看不到她們的活動了】
【我剛才翻了一下他們的官方賬號,上一次更新還是穗珍事件之前...】
【cube這是打算放棄(g)ide了嗎?就因為一個校園霸淩的指控?】
【沒有主舞的女團本來就沒法繼續,徐穗珍在舞台上的存在感太強了,她一走整個團隊就不平衡了】
【早該解散了,校園霸淩團根本不配繼續活動!】
自從徐穗珍離開後,田小娟就像變了一個人。
曾經自信的她,變得沉默寡言,眼神中的光芒似乎也黯淡了許多,仿佛又變回到了練習生時代的那個醜小鴨。
趙美延坐在她身邊,看著工作台上散落的紙張和曲譜:"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小娟啊,這不是你的錯。"
"可如果當初我更堅決一些,如果我威脅公司我們都退團,也許..."
"也許結果會更糟,"趙美延打斷她,"我們可以創造音樂,可以贏得獎項,但我們永遠不能挑戰公司的決定,因為說到底,我們也隻是被公司推出來的產品而已。"
田小娟低下頭,眼淚滑落。
現實給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在這個利益和權力至上的行業裡,藝人永遠是最脆弱的一環。
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團隊的精神狀態越來越糟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除了趙美延性格天然開朗外,其他成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
田小娟被確診為抑鬱症,開始服用藥物治療。innie都表現出嚴重的焦慮症狀,晚上經常失眠到淩晨。
宋雨琦則變得異常沉默,經常一個人坐在窗邊,目光空洞地看著遠方。
cube娛樂的國際拓展計劃也因此徹底泡湯。
原本計劃好的北美巡演被迫取消,日本、東南亞市場的開拓也陷入停滯。
當初寄予厚望的《iburn》後續宣傳完全停擺,專輯銷量在第二周就急劇下滑。
一場本該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回歸,最終變成了一場慘淡收場的危機。
公司的股價也因此受到影響,在短短一個月內下跌了近15。
投資者們對娛樂公司處理危機的能力產生了質疑,資本市場的反應往往最為直接而殘酷。
......
4月初,cube娛樂的董事會緊急召集所有股東開會。
會議室裡氣氛凝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
李東權站在投影屏幕前,正展示著公司近期的財務數據和市場反應,數字慘不忍睹。
"我們的股價已經連續三周下跌,"李東權指著屏幕上的曲線圖,"投資者對我們的信心正在迅速降低。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公司可能再次麵臨財務危機。"
安佑哼坐在長桌旁,表情嚴肅:"徐穗珍事件的影響遠超我們預期,不僅是(g)ide受到了牽連,整個公司的形象都受到了損害。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複蘇計劃。"
"關鍵問題在於(g)ide,"另一位股東直接切入核心,"我們是應該繼續投入資源支持他們,還是轉移重心到其他藝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