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吧。”
唐若曦心裡也明白,如果有傳承,肯定不會輕易外傳。
談話間,她們出了老街,秦塵月開車去了一家字畫店,學長送她們的字,她們準備裱起來,以便保存。
天緣居裡,送走了兩女,張凡繼續練習抄經畫符,一直練到傍晚,吃了兩個水果,換上便裝,背上劍袋,去公園裡晚練。
練到晚上十點多回來,打坐入靜,一直到夜深入睡。
早晨,雷打不動的早起晨練,然後買菜做飯,飯後上班。
他今天沒有營業,關上門以防打擾,揭開香壇上的黃紙紅布,取下泥土,開工塑造土地神的神像。
土地神在道教的神仙體係裡,地位偏低,屬於地方小神,但其實土地神是大有來曆。
土地神最初起源於天地祭祀,但後世的人文發展,人們側重於祭天,卻忽視了祭地,土地神逐漸成了“社神”,與掌管五穀的“稷神”同列,並稱為“社稷”。
後來稷神的香火沒落,而社神的香火得延續,原因是明朝年間,傳說朱元璋是在土地廟裡出生,因此得到了人們的信奉,還給土地神配了一個老婆,這就是現在人們所熟知的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形象。
雕刻和塑造神像,首先要明悟這尊神靈的來曆,以及這神像的香火象征。
按照師父告訴他的說法,神靈是人們的念頭會聚於太虛,而人們的念頭來源於對這尊神靈的信奉。
這尊神靈是誰,人們為什麼信奉,信奉的根源在哪,明悟了這些問題,再觀想神靈,可以與太虛共鳴,引動一縷神靈之力。
但這事兒,也不知是真是假,畢竟這神靈之說,實在太過於虛無縹緲。
不過對待天地神靈,張凡心裡還是很虔誠的,無論是真是假,虔誠在於自心。
他用泥塑造神像,先把泥土打碎,過一遍篩子,篩出其中雜質,再加入清水搓揉。
泥土很柔軟,容易塑形,他一天就做完了,塑好的一瞬間,靈光綻放,隨即內斂進神像,仿佛真有一尊神靈從太虛降臨於泥身。
塑好後,繼續供奉於香案,蓋上紅布,焚香祭拜。
看了看時間,已是傍晚天黑,他一如既往的去公園晚練,練到十點回來打坐。
修行之道,在於持之以恒,一天就是一個周天,十年如一日的重複,久而久之,道行自現。
第二天早起晨練,飯後上班,焚香煮茶,端坐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手握饕餮印,修練內丹功法。
不一會兒,感應到外麵有人來了,他睜開眼,倒上一杯熱茶,緊接著一人走進來,是唐成祥。
“拜見玄龍大師。”
唐成祥恭敬的作揖行禮,看著桌子上的熱茶,顯然是玄龍大師知道他來了,心裡不由得驚歎,玄龍大師真乃是神人。
“唐居士請坐,你家女兒可有轉變?”
張凡直言詢問正題,臉上淡然一笑,他已經見過唐若曦,知道唐若曦的命格破了。
喜歡貧道姓張,囂張的張請大家收藏:()貧道姓張,囂張的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