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得強裝淡定,小聲說道:“聽課,不準亂動。”
“嗯嗯。”
張凡連忙點頭,一本正經的坐正了身子,像個認真聽課的好學生。
看著張凡這模樣,蘇婉玉略微撇嘴,這家夥還算是分得清場合,繼續認真聽講。
講台上的老學究,正是蘇婉玉的導師餘老,現在正講著:
“最近出土的這批文獻,專家組已經修複完善,資料我會放在群裡,其中很多是古代練氣術的著作。”
“這批文獻的年代,初步斷定是明代前期,具體的考證和翻譯,可以參考明版《正統道藏》,年代最為接近。”
餘老一邊說著,一邊放出了這批文獻的一些圖片,繼續講著其中的內容。
作為現存的文明古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古籍文獻多不勝數,最近這些年的考古推進,又出土了很多的古代文獻,全都需要翻譯考證。
張凡看著放出來的圖片,對他來說是一目了然,大致內容是,“氣”在人體經脈運行的周天規律。
而講課提到的明版道藏,他也是非常熟悉。
《道藏》是整理所有道書的總集,最初出現在南北朝時期,上清派宗師陸修靜,上清派也就是現在的茅山派,他整理了三洞經和四輔經,稱為“三洞四輔”,成為道藏的雛形。
後來的曆朝曆代,不斷的收集道書,整理修編,到了唐代開元年間,唐玄宗下令搜羅天下道書,編纂成了《開元道藏》,道藏正式成型。
到了宋代和明代,加入了新的道書著作,對道藏進行修編,清代沒有修編道藏,所以現在的道藏是以明版為準。
不過明版道藏還有三個版本,一版是官方刻版,另一版是手抄版,還有一版原冊。
這三個版本的內容各有差異,現在的道學界,一般是以岱廟的原書為準。
岱廟,也就是泰山,供奉東嶽大帝和碧霞元君的東嶽廟。
明代萬曆二十七年,明神宗朱翊鈞賜給東嶽廟一套道藏,這套道藏一直保存到了現在,已列入首批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
張凡從小被師父忽悠修道,他的入門課就是背誦道藏。
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校園裡響起了下課鐘聲,講台上的老學究還在滔滔不絕的講著,喜聞樂見的拖堂了。
一直拖了半個小時,總算是收尾下課,蘇婉玉生怕這學弟被認出來,給張凡使了個眼神,也沒說話,趕緊就往前走。
上次張凡與她穿同款衛衣,已經被誤會成了是她的男朋友,雖然她沒承認,但這事兒已經傳遍了。
其他師兄師姐還好,但餘老跟她家裡太熟了,她怕被家裡知道。
張凡很是聽話跟著蘇學姐走,畢竟他作為一個冒牌學生,混入這學術課,也怕被人認出來。
不過怕什麼就來什麼,兩人還沒走出教室,後麵就傳來了一個男人的喊聲:“蘇師妹,等一下,餘老有事找你。”
喜歡貧道姓張,囂張的張請大家收藏:()貧道姓張,囂張的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