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靈玉有拳頭大,形狀像鵝卵石,外麵是黃皮,裡麵是白肉,做的鏤空雕琢,保留了黃皮,隻開了一個窗口,內部掏空雕了一尊佛像。
這設計非常巧妙,就像一尊佛像坐在洞窟裡,並且雕工上乘,極有神韻。
他走過去,仔細的打量著。
旁邊的店員,主動介紹說道:“先生,這是和田玉的次生級黃玉籽料,高十二厘米,重一百七十六克,是玉雕大師王石仁的作品,雕的是佛教文殊菩薩……”
張凡聞言,點了點頭說道:“給我看看。”
店員把玉雕拿過來,放在托盤裡,推到張凡麵前,玉不過手,這是行規。
張凡從托盤裡拿起來,目光凝視,仔細的端詳這雕工佛像。
他對佛學有一定了解,文殊菩薩與觀音、普賢、地藏,並稱為四大菩薩,分彆代表四大修行業果,智、悲、行、願,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征。
佛門修行很講究“智慧”,堪比道家修行的“悟性”。
這文殊菩薩的雕工很好,極有佛門神韻,已經達到了開光的級彆,但欠缺啟發智慧的真意。
也就是說,這雕像的形狀是文殊菩薩,卻沒有文殊的真意,隻相當於普通佛像,這是對佛學的領悟還不夠深刻。
不過能達到開光級彆,這已經很難得了。
另外就是這玉石的靈氣,雖然是靈玉,靈氣內斂凝結,已經形成了靈核,但相比他的五符玉令,還是弱了很多。
並且這雕工,破壞了一部分玉質,沒有完全保留靈核,價值大減。
“可惜了……”
他心裡歎氣,這位玉雕大師,顯然是不認識靈玉,隻顧著雕刻,無意間就破壞了靈玉。
見到張凡在仔細看,顯然是很中意,店員繼續介紹說道:
“王石仁大師是業內的一流大師,他最擅長雕刻佛像,他的作品特彆靈驗,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主人吉祥安康,這件作品名叫文殊參禪,是王大師花費了三個月的精心雕琢才完成。”
說話間,店員又把王大師的證書拿出來,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大師的作品,從設計到雕工,這都是非常值價的。
張凡卻是暗暗搖頭,這件玉雕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已是上品佳作,但對他來說,實在太可惜,浪費了一塊靈玉料子。
他看了一眼價格,不由得暗道一聲臥槽,六百六十六萬。
他微笑著放下了玉雕。
如果是三五幾十萬,他也就買了,畢竟這還是一塊靈玉,雖然被破壞,雖然雕工欠缺真意,但靈氣比一般玉石更好。
然而這個價格,實在太勸退了,還是等他有空了,親自去一趟玉料市場找貨。
“學弟,你看上什麼物件了?”
這時,蘇婉玉喊道了他。
“隨便看了看,沒看上。”
他轉身回到了蘇婉玉身邊,蘇婉玉拿起玉簪,說道:“你把帽子取下,我給你戴上試試。”
“給我買的?”
他還以為是學姐看上了這玉簪,原來是給他的,話說他要束發,確實還差一支簪子,不過這玉簪,不太適合他。
“學姐,我平常要練武,玉簪容易滑落摔碎。”
他的修為越來越高,力量太強,速度太快,運動起來的慣性很大,一般的玉簪確實不適合他。
蘇婉玉聞言,隻得放下了玉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