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皇宮裡,孤島端坐在書房的書桌前,凝視著擺在桌上的君士坦丁博丁拒絕調回的信件,神情凝重。在他的認知中,君士坦丁博丁雖有極高的軍事天分但一貫膽小怕事,此次卻公然違抗調令,著實令人費解。
孤島眉頭深鎖,眼中閃過警惕的光芒,他猛地抬起頭,對著垂手站立一旁的帝國fbi負責人,語氣森冷地下達命令:“立刻通知前線的fbi特工,要不惜一切代價徹查此事。我要清楚了解軍隊裡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君士坦丁博丁會有如此反常的舉動。所有細節,無論大小,都要詳儘地彙報給我,不得有誤。”fbi負責人身子一挺,恭敬地領命,旋即快步走出書房,馬不停蹄地將皇帝的旨意傳達給潛伏在前線的特工們,fbi的設立除了查處監督官員貪腐意外還有一項職責就是做皇帝的眼睛。
前線的fbi特工們接到指令後,瞬間行動起來。
很快,一份份詳細的情報通過秘密渠道加急送回了君士坦丁堡。孤島在書房中此刻再看清北大學資深到時編寫的金融係編寫的教材手稿,雖然僅是簡單的工作職能和運行原理,但是也算是從零到一的開始,當那疊厚厚的情報終於呈現在桌上時,他迫不及待地伸手拿過,快速展開閱讀。看著看著,他的臉色愈發陰沉,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忍不住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怒喝道:“這個佐西莫斯,簡直愚蠢至極!竟敢僅憑自己的妄自揣測,就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原來,fbi特工們傳回的情報詳細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佐西莫斯因懼怕五萬兵力對抗十萬聯軍勝算渺茫,擔心孤島皇帝是故意犧牲他們這支部隊,便私自截停調令,並在全軍麵前惡意詆毀君士坦丁博丁,試圖通過激怒君士坦丁博丁拒絕調令,迫使皇帝要麼撤軍,要麼增派援軍,以保全自己和將士們的性命。
孤島強忍著心中的憤怒,在書房中急速踱步,大腦飛速運轉,思索著應對之策。
片刻後,他突然停下腳步,眼神重新變得堅毅而果斷,再次喚來fbi負責人,語氣冰冷且堅決地說道:“傳我旨意,秘密押解佐西莫斯即刻返回君士坦丁堡,等候懲處。他如此自作聰明,擾亂軍心,險些釀成大禍,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同時,嘉獎君士坦丁博丁在此次事件中的英勇表現和對帝國的忠誠。晉升他為驃騎大將軍,賦予他全權指揮前線戰事的權力,讓他放手去戰。”
待fbi負責人走後,孤島又召喚來傳令兵,“通知軍區後勤部門即刻加調10萬軍隊的糧草運往前線,與另派赫洛羅斯安置好保加利亞軍區一萬兵力後、率其他三萬兵力連夜出發支援匈牙利,在加派君士坦丁堡斯科皮奧率領七萬援兵,務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前線,然後飛鴿傳書讓前線將士們知道,帝國是他們堅實的後盾。”
此刻加利亞軍區目前僅剩1萬兵力、亞細亞軍區常駐兵力15萬、君士坦丁堡軍區常駐兵力8萬甲胄騎兵2萬其他混合兵種6萬)、塞納色卡曾軍區5萬和馬其頓軍區2萬。
這次拜占庭要動真格的了,10萬大軍奔襲匈牙利,國內五大軍區31萬大軍蠢蠢欲動。
fbi負責人領命後,立刻轉身離去,帶著皇帝的旨意,快馬加鞭地朝著前線奔去。此刻的拜占庭帝國,在孤島的連環操作下,努力驅散因佐西莫斯的錯誤行徑而籠罩在軍隊之上的陰霾,重新凝聚力量,以應對即將在匈牙利塞克什白堡外爆發的殘酷戰爭。而前線的局勢,也將隨著這一係列指令的傳達,迎來充滿變數的轉折。
與此同時,在匈牙利塞克什白堡外的戰場上,夜幕緩緩降臨,戰場上一片寂靜,隻有寒風呼嘯而過,吹得軍旗獵獵作響。君士坦丁博丁依舊站在營帳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憂慮,望著對麵如黑雲般壓境的三國聯軍,心中思索著破敵之策。經過與佐西莫斯的衝突,雖然暫時穩定了軍心,但他深知,真正的危機還未到來。對麵十萬聯軍而他手中的五萬大軍,必須在這絕境中尋得一線生機,等待馳援而來的大軍。
在塞克什白堡內,匈牙利國王與波蘭、魯塞尼亞的將領們也在緊張商討對策。
他們深知拜占庭軍隊的戰鬥力不容小覷,儘管己方兵力占優,但君士坦丁博丁在穩定軍心後,必定會全力以赴。匈牙利國王憂心忡忡地在大廳中來回踱步,說道:“那君士坦丁博丁如今似是豁出去了,知道我們十萬大軍他明知以卵擊石也不撤軍,肯定在等援軍我們得儘快行動。”波蘭將領則捋著胡須,沉思道:“他們若堅守不出,等待援軍,於我們不利。我們需設法引誘他們主動出擊,在其援軍到來之前將其擊潰。”魯塞尼亞將領點頭表示讚同,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塞克什白堡外那片即將成為戰場的土地,一場智謀與武力的較量即將在此展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976年6月7日,兩軍對峙第十七天,駐軍在瓊格拉德地區和敵軍隔河相望的君士坦丁博丁愁眉緊皺,拜占庭的援軍這次援軍帶著大量糧草一同前來,嚴重拖慢支援的速度,再堅持拖半個月,君士坦丁博丁心中暗暗道。
而佐西莫斯在睡夢中突然被幾個陌生的拜占庭士兵用刀架在脖子上,還未說話就被一拳打暈……
夜幕下的多瑙河上,河水在夜色中靜靜流淌。匈牙利國王的使者趁著夜色的掩護,小心翼翼地放下了塞克什白堡的吊橋。吊橋落下時發出的輕微聲響,在這寂靜的夜裡,仿佛被無限放大。使者帶領著一小隊人馬,迅速穿過吊橋,朝著拜占庭的軍營潛行而去。
此時,拜占庭軍營內,君士坦丁博丁正對著軍事地圖苦苦思索。
搖曳的燭光映照著他緊鎖的眉頭,麵對三國聯軍的強大壓力,儘管他已被晉升為驃騎大將軍,
但局勢依然嚴峻得如同千鈞重擔壓在心頭。就在這時,哨兵前來通報,稱有匈牙利使者求見,說有重要之事相商。君士坦丁博丁心中一動,略作思忖後,下令讓使者進來。
使者進入營帳,見到君士坦丁博丁後,趕忙單膝跪地,恭敬而急切地說道:“將軍,我乃匈牙利國王的使者。我王聽聞拜占庭的援軍即將抵達,心中大為惶恐。實不相瞞,此前我王與將軍作對,實是被波蘭與魯塞尼亞兩國脅迫。如今聽聞貴軍援軍將至,我王當機立斷,與那兩國聯軍的將軍翻臉。他們見勢不妙,已將援軍撤走。我王深知自己之前的過錯,特命我前來向將軍表達誠摯的歉意,並懇請將軍接受我王的第二次投誠。此次我王是真心誠意,隻求將軍能高抬貴手,放過城中百姓,還望將軍能在拜占庭皇帝麵前為我王美言幾句。”
君士坦丁博丁聽聞此言,心中半信半疑。他凝視著使者,試圖從對方的表情和眼神中探尋真偽。
許久,他緩緩開口道:“你說的這些,可有憑證?我如何能相信你王此次是真心投誠,而非又有什麼陰謀詭計?”
使者連忙說道:“將軍,我王早有準備。隻要將軍願意,我這便發信號讓城中放下吊橋,將軍可先派一小隊人馬進城查看。若有任何不妥,將軍可即刻撤軍,我王絕無二話。”
君士坦丁博丁沉思片刻,覺得使者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若匈牙利真的投誠,這無疑是一個打破僵局的絕佳機會,但若其中有詐,自己也必須謹慎應對。
最終,他決定先派一小隊精銳士兵跟隨使者進城探查。
使者見君士坦丁博丁鬆口,趕忙走到營帳外,朝著塞克什白堡的方向發出了約定的信號。
不多時,遠處的吊橋緩緩放下,在月光下顯得格外醒目。
君士坦丁博丁挑選了一隊精明強乾的士兵,由一名經驗豐富的百夫長帶領,跟隨使者朝著塞克什白堡進發。
這隊士兵個個神情嚴肅,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當他們來到城下,看到匈牙利的一萬大軍整齊列隊,似乎真的是在等待接受投降。
城門緩緩打開,一名匈牙利將領迎了出來,對百夫長說道:“貴軍可進城查看,我王已下令,不得有任何阻攔。”
百夫長帶領士兵們小心翼翼地進入城中,他們分散開來,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從街道到民居,從兵營到倉庫,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隱藏危險的地方。
經過一番細致的探查,士兵們並未發現異常,便回去向君士坦丁博丁報告。
君士坦丁博丁聽聞城中無異常後,雖仍有一絲疑慮,但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他最終決定率領兩萬大軍進城。
拜占庭的兩萬大軍在君士坦丁博丁的率領下踏入塞克什白堡,卻渾然不知已落入匈牙利國王精心策劃的惡毒陷阱。
隨著城堡大門“轟”的一聲如雷霆般關閉,其他城門大開瞬間湧進三國聯軍,如潮水般將拜占庭軍隊重重圍困,密不透風。
君士坦丁博丁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憤怒地咆哮道:“這群卑鄙無恥之徒,竟敢如此陰險算計我們!”
但他深知此時憤怒毫無用處,強壓怒火,皇家軍事學院的高材生應有的反應還是有的,他迅速鎮定下來,大聲發令:“將士們,保持冷靜,立刻結成緊密方陣,準備戰鬥!”
拜占庭的士兵們訓練有素,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迅速做出反應。
盾牌相互撞擊,發出“砰砰”的悶響,緊密相連,組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長矛從盾牌縫隙中探出,閃爍著森冷寒光,宛如一隻渾身尖刺的巨獸,嚴陣以待。
匈牙利國王站在高處,手持火把,臉上掛著得意又狠毒的笑容,大聲叫嚷:“君士坦丁博丁,你今日插翅難逃!在我的地盤,你們都將成為亡魂!”
君士坦丁博丁抬頭怒視著他,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咬牙切齒地回應:“你這小人,必將為你的惡行付出慘痛代價!你彆落在我手裡,不然我非扒了你的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國聯軍開始緩緩逼近,他們眼神中充滿凶狠與貪婪,恰似饑餓的狼群盯上了獵物。
前排士兵手持巨大戰斧,每一步都邁得沉重有力,踏得地麵塵土飛揚。
後排弓箭手已然張弓搭箭,箭頭在火光映照下閃爍著冰冷殺意。
隨著一聲令下,箭雨如蝗蟲般朝著拜占庭軍隊傾瀉而下。
“嗖嗖嗖”的聲音劃破夜空,拜占庭士兵們迅速將盾牌高舉過頭,密集的箭矢撞擊在盾牌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仿佛是死神奏響的前奏。
一些不幸的士兵被箭矢射中,悶哼一聲倒在地上,鮮血迅速在石板路上蔓延開來。
麵對聯軍的凶猛進攻,拜占庭軍隊毫不畏懼。
君士坦丁博丁身先士卒,手持長劍,如猛虎般衝入敵陣。
他的長劍在火光下閃爍著淩厲光芒,每一次揮舞都帶出一片血花。
一名聯軍士兵揮舞著戰斧向他撲來,君士坦丁博丁側身一閃,戰斧擦著他的身體劈下,砍在地上濺起一片碎石。
他順勢一劍,精準地刺進那名士兵的咽喉,士兵瞪大雙眼,手中的戰斧“哐當”一聲落地,隨後重重地倒在地上。
在君士坦丁博丁的鼓舞下,拜占庭士兵們士氣大振。
年輕的士兵,儘管眼中還殘留著麵對如此殘酷戰鬥的緊張,但他緊握著手中的長矛,跟著戰友們一同高呼:“為了拜占庭!”
當聯軍靠近,他看準時機,用力將長矛刺出,矛頭穿透了一名聯軍士兵的胸膛。
那名聯軍士兵慘叫一聲,雙手死死抓住長矛,試圖將它拔出來,但亞曆山大毫不退縮,用力一扭,長矛從敵人身體抽出,鮮血噴湧而出。
然而,三國聯軍人數眾多,如同潮水般一波接著一波地湧來。
拜占庭軍隊漸漸出現傷亡,防線也開始出現一些細微的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