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特等人之後,徐生洲在會議室獨自坐了很久。
接手學校已經一兩年,最開始覺得學校哪哪兒都不順眼,於是大刀闊斧、大拆大建。到現在,學校已經通過土地置換解決了校園設施老化、基礎設施滯後、功能分區不合理等諸多曆史遺留問題,短期內不愁招生、不愁資金,而且在金陵、甚至江南民辦高等教育界小有名氣,老師、學生精神麵貌都煥然一新。
很多人說,學校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但徐生洲卻有明顯感覺,學校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現在發展快是快,一旦方向錯誤,死也死的快!
就比如師資隊伍建設。剛接手學校的時候,他覺得“滿朝文武儘是鼠輩”,便快意恩仇一舉裁掉將近一半的教職工。做得對不對?當然對,這可是係統大爺交辦的任務,不對也對!
但在裁員的同時,還是菜鳥的他,根本沒考慮好從哪兒挖人填這個坑。怎麼辦?當時想的兩招,一個是從附近高校找老師兼職,一個是大量招聘全日製畢業研究生。雙管齊下,確實解決了燃眉之急,但如今回過頭來看,副作用同樣明顯。
兼職的老師就是衝著錢來的,而且能來民辦院校兼職的一般也都不怎麼樣,根本談不上什麼教學質量。
而在招聘研究生時又有點饑不擇食,摟到籃子裡就是菜,儘管有些人很不錯,但大部分人都是資質平庸、能力一般,是被其他單位挑剩下的,隻能到民辦院校混碗飯吃,然後躺平等死。又或者像李特那樣,隻是借個殼兒中轉一下,順便撈筆快錢。這些人對學校的教學科研能力提升,能起到多大作用?
這兩年學校的師資建設中,唯一可圈可點的工作就是高端人才引進。具體來說,先後全職引進了2名傑青、3名長江特聘、1名優青——就是陳康彥之前說過,在晉西醫科大學從事神經精神疾病的細胞機製及多模態腦成像精準診斷的那位,叫王樹立,前不久剛到學校報到。
這個數字,對於985高校來說就是毛毛雨。
對於普通公立地方本科院校來說,已經算是天花板。
而放到民辦大專院校頭上,那就非常炸裂了!其效果不下於賣鴨仔飯的老板告訴你,他家裡有10棟樓收租。注意,不是10套房哦,是10棟,每棟7層、每層4戶!)時至今日,連隔壁貴為c9成員的金陵大學,都被豪橫的狗大戶嚇得緊緊捂住自己的小口袋。
但客觀地說,學校引進的這些人才,很多都是衝著巨額年薪來養老的。他們已經過了創新創造的黃金年齡,不再適合從事科學研究,唯一值得看重的,就是他們年輕時獲得的人才稱號。
但明知道他是來撈錢的,你也舍不得拒絕。
這就是所有舔狗寫錯了,劃掉,應該是“三四流院校”)的悲哀與無奈。
真正合格的師資,還是需要自己培養,畢竟合適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想到此處,徐生洲暗下決心,最近兩年招進來的新教師,合約期滿一定要加強考核。有能力、肯用心的,重點培養。混吃等死、不務正業的,一律辭退,哪怕再開掉全校一半的教職工也不足惜!現在學校名氣逐漸提升,加上待遇優渥,不愁招不到新人。這樣一輪輪大浪淘沙,在不久的將來,終究會把師資隊伍配齊配優配強!
對了,以後招新人,自己新獲得的能力“中級超凡卓絕的學術眼光”可以派上大用場。到時候直接把國內土博、土碩的論文拿來過一遍,說不定就能從中挑出一些不為人知的天才。
——呃,唯一的缺點就是燒經驗值。
都說航母費油,一小時能燒25噸重油,折算下來也就七八萬塊錢而已。徐生洲開啟“中級超凡卓絕的學術眼光”,一分鐘就消耗3000點積分,一小時就是18萬積分。如果1塊錢能換1點積分,徐生洲怎麼說也要兌它幾個億的!
要知道一篇中級學術論文,才10萬點積分!
從此之後,他就能實現“論文自由”,而且每篇都能發“四大”的那種。完全可以學著唐家少爺,來個連續十年,天天不斷更,可比那位季更、年更、老斷更的何公公強太多了!
就在徐生洲思維發散得跟海藻一樣時,黃高華推門而入,左右看了幾眼才說道:“你怎麼一個人躲在這兒?打你電話,關機。去你辦公室,人也不在。我還是問了石新科,才知道你在這兒。你是要閉關嗎?”
徐生洲道:“我這是躲清靜!”
“誰煩你了?溫荔香?”
徐生洲歎息道:“還不是京城那幫大爺!你是不知道,他們不僅官威大,還胃口一個比一個好!上次見著《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想要代為保管。這次見著那些名畫,又想讓我捐贈,簡直獅子大開口。我惹不起還躲不起麼?所以乾錯電話一關,一躲了之。”
黃高華點頭表示明白了:“昨天我也聽說國立博物館和文物鑒定委員會的人要來,還以為是來捧場的,原來是來摘果子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生洲無意間打量了黃高華幾眼,驀然發現他憔悴許多,不僅胡茬非常明顯,眼睛都有了黑眼圈。這是為情所困,還是大齡單身男青年被家族逼婚?於是他裝作隨口問道:“高華,最近工作很忙嗎?”
“啊?工作?嗯,是有些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