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大乾東征,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拿下江陵城,打開通往江南的大門。
城牆上,所有人神情都很是沉重,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將受大乾天子的招降。
苗傅死了,如今城牆上軍職最高的是一名中年,名喚田勇。
方才將投向苗傅的目光,這時便也投向了田勇,等待著田勇的決定。
而就在這時,十幾名府衙官員走上了城牆,為首的是四十有七的江陵知府文仕榮。
就在半個時辰前,得知乾軍來臨,文仕榮及一眾府衙官員在府衙內商議著對策。
當然了,其實也沒什麼對策,隻是在商量著要降還是要戰。
不久前,正在商議對策的眾人得知江南水師全軍覆沒,乾軍兵臨城下,大乾天子親自城下喊話勸降的一連串消息後。
一眾府衙官員便已經有一大半人有了投降之意,包括知府文仕榮。
但江陵府的情況有些不太一樣,是降是戰不由知府文仕榮決定,而是由苗傅決定,這也是作為江陵知府的文仕榮,為何這時才來到了城牆上。
因為苗傅死了,作為江陵府知府的他似乎有了是降是戰的決定。
當然了,這個決定他其實不想做,不想背一個叛國之名。
但此時來到了這裡準備投降,除了苗傅的死,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城下喊話勸降之人可是那天下聞名的大乾天子。
如今宋朝的局勢如何,他文仕榮為官二十餘載,怎會看不清。
假如有一日這天下姓葉,那他今日的決定將會受到大乾天子的記掛,這自然是一件有利於自己的好事。
其實早在三日之前,他便旁敲側擊地想要弄清楚苗劉二人心中是戰是降的想法。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苗劉二人沒有要降的意思。
自那之後,他也不怎麼關心這件事了。
反正不留降卒又不是屠城,就算江陵城破了,他一知府的身份也不該被殺才是。頂多就是做不了乾朝的官,淪為乾朝的庶民罷了。
如今苗傅死了,劉正彥也大概率死了,他便站了出來,隻為自己將來的前程。
城牆上的所有將士都將目光放在了走來的文仕榮身上,包括此時軍職最高的田勇也看著文仕榮。
文仕榮來到田勇身旁,來到了城牆邊,踮起腳尖,伸直脖頸往下看去,看見了那自稱大乾天子的人騎著戰馬,也看見了城下苗傅五人的屍體。
再抬起頭時,又被遠處大江之上還燃著火光,冒著黑煙的戰船吸引。
知道那是江南水師的全軍覆沒,卻也沒有在意。
心中還暗自想著:早知如此,劉將軍又何必抵禦,葬送兩萬水師將士。
轉身看向了一旁的田勇,文仕榮開口問道:“如今苗劉兩位將軍已然殉國,這三萬將士的指揮權將由田將軍掌握,他們的生死,也將由田將軍來決定,不知田將軍接來下是降還是戰?”
方才還難以做出決定的田勇,這時隻覺輕鬆了不少,因為他可以將決定拋給這江陵城知府。
於是田勇說道:“末將覺得,此種大事,應由文大人決定。”
喜歡回到大宋請大家收藏:()回到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