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的五嶺山脈間,秦軍前鋒的號角聲被雷暴劈得粉碎。任囂攥著被山洪衝毀的棧道圖紙,青銅甲胄下的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十萬大山腹地的鷹嘴崖橫亙眼前,千仞絕壁如同被天神用巨斧劈開,下方百丈深淵騰起的霧氣中,隱約傳來猛獸的嘶吼。
“將軍!三十裡內找不到可架橋的緩坡!”裨將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指節重重叩在岩壁上,“連當地越人都說,除非生出翅膀,否則……”話音未落,崖頂突然傳來“吱呀”的金屬摩擦聲,所有人下意識握緊兵器,卻見半空中劃過一道青銅弧線,七八個纏著鐵鏈的滑輪組如巨鳥般掠過雨幕。
“陛下到——!”趙高尖銳的嗓音穿透雨幕。李岩身披玄色油綢大氅,腳踏剛架好的半截棧道,手中握著從《天工開物》改良的“鐵索吊橋”圖紙,指尖輕點岩壁上新鑿的錨點:“告訴工匠,每個青銅楔子必須嵌入岩層三尺,用糯米灰漿加固。”
任囂望著岩壁上正在作業的墨家工匠,他們腰間係著的“安全滑輪”隨著身形移動自動鎖止,驚得瞳孔驟縮:“陛下,這是何物?墨家機關術竟能讓人在絕壁如履平地?”
“不是機關術,是物之理。”李岩從袖中摸出個青銅滑輪,軸心處纏著浸油麻繩,“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可省一半力氣。你們看——”他將滑輪扣在岩壁鐵環上,輕鬆吊起百斤重的石條,“隻要設計好承重係統,再險峻的山崖也能變成通途。”
崖下的越人斥候躲在樹影裡,竹箭遲遲忘了離弦。他們看著秦人用鐵索代替藤條,將巨大的木梁淩空牽引,滑輪組的轉動聲竟與山間瀑布的轟鳴形成奇妙共鳴。更詭異的是,秦人腰間掛著的“測距儀”——三根可折疊的青銅杆,通過齒輪聯動竟能精準算出崖間距離。
“族長!秦人在召喚山神!”年輕斥候跌跌撞撞跑回部落,指著半山腰正在搭建的“懸空中轉站”,那些懸掛在鐵索上的方形木屋隨著滑輪來回移動,像極了越人傳說中“山鬼的驛站”。
百越首領甌雒王握緊手中的青銅杖,杖首的蛇形圖騰突然劇烈震動——這是他從未見過的景象:秦人用“地聽術”定位岩層裂縫,將青銅楔子楔入山體時,竟會根據回聲調整角度;他們甚至在滑輪組上安裝了“限速齒輪”,載滿糧草的木筏滑到山腳時,速度剛好能平穩停靠。
“婭青,帶巫祝去探虛實。”甌雒王將祖傳的藤甲護腕遞給女兒,“若秦人真是妖術,就用‘斷藤咒’毀了那些鐵索。”
婭青帶著巫祝摸黑靠近施工現場,卻看見令人目眩的一幕:數十名秦人工匠正站在“吊籃滑輪”裡,淩空拚接棧道木板。他們腰間係著的“安全繩”上刻著“工”字徽記,每當有人失足,滑輪組便會自動鎖死,將人穩穩吊在半空。
“這些滑輪……”巫祝的骨哨掉在地上,他認出滑輪邊緣的齒紋,竟與百越祭祀舞蹈的步法暗合,“是用我們的‘蛇形舞步’改良的?”
婭青更震驚於秦人手中的“圖紙”——羊皮紙上密密麻麻的線條與符號,看似雜亂,卻在某個角度折射陽光時,竟浮現出鷹嘴崖的立體模型。她看見李岩親自示範如何用“滑輪杠杆”搬運千斤巨石,青銅滑輪組與木梁組成的結構,像極了越人用來狩獵的“陷阱機關”,卻精妙百倍。
“姑娘,要搭把手嗎?”一名秦人工匠笑著拋來副皮質手套,手套內側繡著百越圖騰,“我們在做‘之字形棧道’,比直上直下省力三倍,想學的話,我教你調滑輪鬆緊。”
婭青鬼使神差地接過手套,指尖觸到工匠掌心的老繭——和她父親握刀的手不同,這些老繭是被繩索和齒輪磨出來的。當她按照指點調整滑輪角度,看著原本需要十人搬運的石梁,在滑輪組的牽引下緩緩上升,突然聽見遠處傳來秦人的號子:“滑輪轉,棧道連,天塹也能變通途!”
子夜時分,甌雒王收到女兒的密信,羊皮紙上除了詳細描述滑輪棧道的構造,還畫著個奇怪的符號——兩個相互咬合的齒輪,中間寫著秦篆“工”字。信末寫道:“父王,秦人不是在召喚山神,他們在用自己的‘神’,與大山對話。”
當第一縷晨曦刺破雲層,鷹嘴崖上的滑輪棧道終於貫通。李岩站在新建的“觀星台”上,看著秦軍糧隊推著滿載鐵器的木牛流馬平穩通過,每個車輪都裝有“減震滑輪”,在崎嶇的棧道上竟如履平地。
“陛下!越人首領求見!”任囂的聲音帶著興奮。甌雒王帶著百名越人站在崖下,他們的藤甲上彆著秦人贈送的“滑輪工具扣”,目光中再無敵意,隻剩震撼與好奇。
李岩展開一卷《山地基建圖》,圖紙上不僅有滑輪棧道的詳細構造,還標注著如何利用山間溪流建造“水力升降機”:“甌雒王,我可以教你們的族人打造這些器械。但我有個條件——”他指向遠處尚未開發的礦脈,“用你們的錫礦,換我們的冶鐵術,如何?”
甌雒王摸著圖紙上的齒輪紋路,突然想起女兒信中的話。他抬頭望向在滑輪間穿梭如飛的秦人工匠,那些曾被視為“妖術”的器械,此刻竟像精密的圖騰,將天險與通途、百越與大秦,牢牢係在一起。
“成交。”甌雒王將青銅杖插入棧道基石,杖首的蛇形圖騰與秦人鑿刻的“工”字徽記相映成輝,“但你們要教會我們的年輕人,如何讓這些鐵疙瘩,說出大山的語言。”
是日午後,鷹嘴崖上響起此起彼伏的金屬碰撞聲。秦人工匠手把手教越人安裝滑輪軸承,越人則向秦人展示如何用藤條編織更堅韌的繩索。當第一輛載著百越特產的木牛流馬駛向鹹陽,車轅上的青銅鈴鐺與滑輪轉動聲交織成曲,回蕩在十萬大山之間。
而在鹹陽的百工署,腹?正將“滑輪棧道技術”錄入《匠作天書》,特意注明:“此術需融墨家機關、百越陷阱之妙,輔以現代力學,方得始終。”他不知道,這個誕生於暴雨懸崖間的奇招,不僅打通了南境天險,更悄然轉動了文明融合的齒輪——當滑輪的吱呀聲與山風、號子融為一體,所謂的天塹,便成了文明對話的橋梁。
喜歡乾坤重塑始皇再造華夏版圖請大家收藏:()乾坤重塑始皇再造華夏版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