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城的青銅朱雀門上,新貼的《焚書令》在晨風中獵獵作響。李岩站在章台宮的漢白玉階前,俯瞰著街道上抱書痛哭的儒生,袖口下的掌心卻沁著冷汗——這道由他口述、李斯潤筆的政令,正將整個帝國的思想推向懸崖邊緣,而他懷中藏著的,是比焚書更震撼的陽謀。
「陛下,儒生們聚眾哭廟,言稱要效法孔子「克己複禮」。」趙高的聲音帶著警惕,他身後的禁衛軍手按劍柄,隨時準備鎮壓。李岩卻抬手製止,目光落在人群中那個峨冠博帶的身影上——那是博士淳於越,正捧著一捆竹簡向宮牆撞去。
「慢著!」李岩的聲音如洪鐘般傳開,淳於越的額頭距石牆僅寸許。他轉身時,袖中滑落的《秦記·焚書篇》竹簡在陽光下散開,最裡頁突然閃過幽藍光芒。
「此乃天意!」李斯趁機高呼,「陛下的《焚書篇》暗藏玄機!」
李岩彎腰拾起竹簡,指尖撫過那行用熒光礦物寫成的文字——那是他昨夜親自調配的硫化鋅溶液,遇火即顯。當衛兵點燃火把靠近時,竹簡上驟然浮現出「所焚者,舊秩序之腐葉;所存者,新文明之種芽」的字樣,儒生們gasped,淳於越更是踉蹌後退。
「都看清楚了!」李岩揚起竹簡,火光照得他瞳孔發亮,「朕要燒的,是那些讓六國遺老固守舊製的腐書,是那些讓百姓蒙昧的愚論!」他忽然指向遠處的驪山,「但朕也命人在驪山修建藏書閣,凡醫書、農書、百工之書,皆可入閣保存!」
人群中響起竊竊私語。李岩知道,此刻鹹陽城的每一個角落,都在流傳「皇帝焚書是假,藏書是真」的傳聞。而他真正的殺招,藏在驪山陵墓工地的「絕密工區」裡——那是他用現代地質學知識設計的地下暗室,防水牆采用糯米漿混合石灰,通風口按照伯努利原理設計,連工匠們都在私下議論:「陛下莫不是去過天宮,見過仙人的藏書閣?」
深夜,驪山腳下的火把連成星河。李岩披著黑色大氅,踩著木質腳手架而下,腰間的穿越齒輪偶爾撞上石壁,發出清脆的響聲。負責施工的匠作大將蒙毅迎上來,壓低聲音:「陛下,按您說的「混凝土」配方,暗室地基已澆築完畢,但這「鋼筋」......」
「用青銅條代替,按網格狀排列。」李岩打斷他,蹲下身用木棍在沙土上畫出鋼筋籠的結構,「記住,每層混凝土澆築後,必須養足七日方可開工。」他抬頭望向星空,忽然想起現代建築工地上的安全帽,不禁自嘲地笑了笑。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馬匹的嘶鳴。李岩瞳孔驟縮,隻見一隊黑影正向工地疾馳而來,為首者腰間的玉玨在火光中閃過——是楚國舊貴族項氏的標記。
「陛下快走!」蒙毅拔劍相向。李岩卻抬手示意,從袖中摸出一個青銅哨子輕輕吹響。瞬間,工地上的火把次第熄滅,取而代之的是每隔十步便有的「孔明燈」——那是他改良的防風油燈,燈油中摻了螢火蟲的熒光粉。
黑暗中,項氏族人驚恐的呼喊此起彼伏:「鬼火!是鬼火!」李岩點燃隨身攜帶的「手電筒」——實為用鬆脂和玻璃片製成的聚光燈,強光掃過之處,可見工地上突然豎起的「兵馬俑」模型,那些按照現代人體比例雕刻的士兵俑,手持青銅劍直指來犯者。
「爾等以為朕在修陵墓?」李岩的聲音從四麵八方傳來,項氏首領駭然發現,自己竟被上百個「兵馬俑」團團圍住,「錯了,朕在修的,是華夏文明的保險箱。」
他揮手示意蒙毅點亮主火把,地宮入口的石壁上,赫然刻著現代圖書館的結構圖:多層書架、防火通道、通風係統,甚至還有標注著「電子檢索區」的區域。工匠們早已見怪不怪,唯有項氏族人麵色如土,他們終於明白,所謂焚書令,不過是皇帝布下的局,真正的殺招,是將文明火種深埋地下,以待來日。
淳於越被衛兵押到李岩麵前時,已是麵如死灰。李岩卻親手為他鬆綁,遞上一卷《尚書》改錄本:「看看吧,朕隻是在經典中加了些治世之策,比如這《禹貢》篇,朕命人補上了都江堰的治水之法。」
淳於越顫抖著翻開書頁,隻見原本晦澀的古文旁,竟配有簡明的插圖:齒輪轉動的水閘、竹籠裝石的堤岸,甚至還有用阿拉伯數字標注的尺寸。「這......這是仙人之筆?」
「非仙,乃智。」李岩望向東方漸白的天空,「記住,真正的文明,不是抱殘守缺,而是與時俱進。」他從懷中掏出一塊青銅鎮紙,上麵赫然刻著「2025」的字樣——那是他穿越時攜帶的鎮紙碎片,「等你讀完這本書,就會明白,朕要的不是毀滅,而是重生。」
淳於越突然跪地叩首:「陛下真乃天命所歸,臣願為太學博士,傳播新學!」
看著儒生們魚貫進入地宮參觀,李岩忽然感到一陣眩暈。他摸向腰間的齒輪,發現其上的紋路竟與石壁上的圖書館結構圖隱隱重合。遠處,趙高正指揮工匠在入口處雕刻「焚書閣」三個大字,而李岩知道,在這三個字的下方,藏著一道隻有他能開啟的暗門——那是用現代密碼學設計的機關,需要按特定順序敲擊石磚,才能進入真正的藏書暗室。
夜幕再次降臨時,鹹陽城的焚書之火仍在燃燒,而驪山的地宮深處,第一箱典籍正在被小心翼翼地封存。李岩點燃一支「蠟燭」——那是用鯨油和蜂蠟製成的長明燈,燈芯中纏著他從現代帶來的鎢絲。在搖曳的光芒中,他提筆在《焚書日誌》上寫下:「當你們看到這些文字時,或許已經明白,焚書不是終點,而是文明的涅盤。」
突然,地麵傳來輕微的震動。李岩抬頭望去,隻見地宮的通風口處,竟透進一絲幽藍的光芒——那是他白天在儒生麵前展示的熒光礦物,此刻正與夜空中的星群交相輝映。他忽然想起穿越前的課堂,自己曾對著投影中的秦代竹簡感歎:「如果能改變曆史,我會讓文明的火種永遠燃燒。」
如今,他終於做到了。
當第一縷晨光灑在章台宮的飛簷上時,李岩看著手中的《焚書令》竹簡,嘴角揚起一絲冷笑。這道被後世稱為「暴秦」象征的政令,終將在曆史的長河中露出真麵目——它不是文明的葬禮,而是新時代的序言。
而他,一個來自未來的穿越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書寫華夏的文明史。
喜歡乾坤重塑始皇再造華夏版圖請大家收藏:()乾坤重塑始皇再造華夏版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