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共同的話題,李建設立刻來了興致,繼續問道:“紅星小學?真是巧了,我家院子的閆埠貴老師好像也在那兒教書,你認識他嗎?”
冉秋葉也感到意外,沒想到竟會有這樣的巧合。
“閆老師啊,當然認識啦!他在我們學校已經待了好多年,是位資深教師。
而我才剛入職半年呢。”
……
從這一刻起,兩人之間的對話逐漸展開。
他們從工作聊到書籍,又從書籍延伸到各自的興趣愛好。
李建設畢竟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而且在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成長起來,隨意找個人或許在專業領域比不上他,但在大方向的知識麵上或者國際局勢的常識上,足以碾壓大部分所謂“高人”
。
聊了一會兒後,冉秋葉意識到,眼前的這個人知識淵博得很,且對事情的看法總能以獨特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現出來。
漸漸地,她對李建設留下深刻印象。
她低頭看了看他麵前擺放的幾本書,已經熟絡了不少,於是隨口說道:“你的閱讀範圍挺寬泛的。”
“難怪你懂這麼多東西。
不過,《齊民要術》確實是經典之作。”
“還有那套《農政全書》,也很不錯呢。”
“除了基礎的農作物介紹外,它還包含了很多縱向和橫向的知識擴展。”
冉秋葉與李建設之間的互動顯得格外默契,這份熟悉感來源於她良好的教養。
若換作其他人,她絕不會對他人所讀之書評頭論足,而李建設顯然對此毫不介意,他隻是淡然一笑,解釋道:“我隻是忽然對這個話題產生了興趣。”
儘管如此,他也承認自己過去涉獵不多,因此需要借閱相關書籍,從基礎開始學習。
目前,他隻能專注於辨識農作物的知識。
“對了,”
他接著說道,“現在已經到午時了,你不回家吃飯嗎?我帶了兩個餅,咱們一人一個吧。”
觀察到冉秋葉隨身攜帶的那個乾癟的小包,裡麵似乎空無一物,加之孫紅先前的話語,可以推測她今天並未打算回去用餐。
此外,從她的衣著與消瘦的麵容來看,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寬裕。
這種局麵或許源於她的家庭背景問題。
然而,李建設從她的言行舉止中察覺到深厚的文化底蘊,那種特有的書香氣息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電視節目卻指出她出身不佳,結合近年來的社會運動,他推測她的問題可能與家中存在知識分子有關,且這些人地位頗高。
畢竟,在以往的運動中,普通民眾很少受到影響。
聽到李建設的話,冉秋葉內心泛起一絲羞澀,因為她確實在努力挨過午飯時間。
近兩年,她的家庭遭遇諸多變故,境況愈發艱難。
平時她隻吃兩頓飯,家中糧食短缺。
但提及這些經曆總讓她感到尷尬。
意識到冉秋葉的情況,李建設主動提出幫助。
他從包裡取出兩個油紙包裹,將其中一個遞給冉秋葉。
實際上,這樣做隻是掩人耳目,因為即便是在圖書館內進食也無人乾涉,畢竟這裡並非完全禁止此類行為。
況且,現在正值午休時段,許多人都自備乾糧,甚至有些人還能享用醃製蔬菜搭配主食。
當油紙包遞至眼前時,冉秋葉臉微微發紅,婉拒道:“謝謝你的好意,但我通常中午不吃東西,早飯吃得足夠多了,晚上回家再補一頓即可。”
然而,李建設並未收回手,而是笑著回應:“何必如此拘謹?咱們既然是朋友,就不該計較這些瑣事。
再說,我也有一事求你幫忙,這是作為報酬的象征,如果你仍覺不安,日後請我吃頓飯便是了。”
麵對李建設的熱情,冉秋葉略作思索,最終接受了這份禮物。
初次交談便發現彼此契合度很高,雖剛相識,卻有種久彆重逢的感覺。
不過,她尚年輕,閱曆尚淺,還不懂得所謂的“情商”
,於是接過油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