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回答道:
“當然可以,這東西的原理很簡單,就像木工用的刨子一樣。”
楊廠長點點頭,作為軋鋼廠的廠長,他對機械設備有些研究,一眼就能看出削皮刀的構造。
雖然東西簡單,但能想出這樣的設計卻不容易。
沉思片刻後,楊廠長還是忍不住問:“你覺得咱們廠裡設個分廠專門生產這種削皮刀怎麼樣?你覺得可行嗎?”
顯然,楊廠長已經被打動了。
當時國營廠就是這樣,隻要有合適的產品,並且能提升效益,就可以設立分廠專門生產。
有些機械廠下麵掛了好幾十個分廠,都是這樣來的。
現在楊廠長也想搞個削皮刀分廠,但因為這是李建設的發明,他還是要先問問李建設的意見。
李建設明白,這隻是走個形式,即便楊廠長真的決定做了,不經過他同意也沒關係,隻是削皮刀的利潤空間有限。
畢竟這是鐵製品,用個十年八年都沒問題,而且誰家有了這東西,鄰居就不需要再買新的了,借著用就行。
李建設點點頭說道:“生產削皮刀沒問題,但如果真要大規模量產,最好用衝床代替手工製作。”
“手工打造太耗時了,就算是熟練工人,一天也做不了幾個。”
軋鋼廠裡,楊廠長聽完了李建設的話,心中豁然開朗。
他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此法可行,便熱情洋溢地邀請李建設回去深入探討。
楊廠長滿懷期待地表示,一旦分廠成立,絕不會虧待有功之人,並試探性地提出借閱那個削皮刀進一步研究。
然而,李建設對此並不抱太大希望。
他知道在這個時代,創新的想法往往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楊廠長是否兌現承諾,全憑他的意願。
儘管如此,當楊廠長開口索要時,李建設還是婉拒了,理由是他想先把東西留給自己妻子使用。
楊廠長聽後自嘲一笑,感慨自己太過急躁,同時又對李建設的孝順表達了羨慕之情。
兩人約定周一再談此事,並暫時擱置了關於分廠的話題。
離開軋鋼廠後,李建設帶著裝滿魚的水桶騎行前往紅星小學接妻子。
在路上,他注意到水桶被一條草繩掛著的魚取代,這或許是彆人送給他的一種小驚喜。
到了學校門口,學生們陸續走出校園,隨後老師也相繼離校。
冉秋葉和孫紅並肩而出,身後跟著一群同事模樣的女性。
她們與冉秋葉寒暄幾句後先行離開,臨彆時還不忘開玩笑稱讚李建設英俊。
走在回家的路上,李建設關心丈母娘的身體狀況,得知其病情已有好轉但仍需調理。
談及服藥細節時,他發現妻子似乎也在努力逗樂母親,讓他感到欣慰。
接著,他們聊到了一些私密話題,比如孫紅曾經熱心幫忙照顧病人一事。
雖然對方看似不領情,但言語間透著幾分俏皮。
最後,冉秋葉突然提起一個關乎自身的問題,顯得有些羞澀不安。
李建設則笑著回應,表示願意傾聽她的想法。
“都已經老夫老妻了。”
“有什麼話不好直說的?還這麼見外!”
冉秋葉的臉微微泛紅。
提到093:
“誰跟你是老夫老妻了!”
“事情是這樣的,孫紅那邊人口多,糧食總不夠吃。”
“她想問問你能不能弄到一些糧食。”
旁邊。
孫紅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那個……”
“我家的糧票也不夠用了。”
“不過,我可以多出點錢買,主要是現在糧票實在難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