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邊吃花生邊飲酒閒談,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周老在講述。
酒至微醺,周老情不自禁回憶起過去的種種經曆。
他也是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那些往事若要一一細述,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周老並非那種酒後失言之人,隻是忍不住感慨一番。
談及過去後,他又展望未來。
李建設與肖大海在一旁認真傾聽。
論及人生閱曆,這兩個年輕人合起來恐怕也不及周老的十分之一。
關於當前局勢,周老簡略提及幾句,同時再次暗示李建設研讀他之前贈送的那本書。
李建設頻頻點頭表示讚同。
周老酒量普通,但從不貪杯,飲了兩小杯便將酒瓶收起,至此宴會告一段落。
臨彆之際,安老太在一旁叮囑:“小李,今天你一個人前來。”
“聽大海說你剛成婚不久,下次記得帶上你的妻子一起來。”
這般話已表明態度。
李建設稍作遲疑。
周老在一旁寬慰:“無妨,直接帶過來便是。”
聽到這話,李建設忙答道:“那我就不客氣了,下次定當攜秋葉前來拜見兩位長輩。”
李建設深知,周老不可能不清楚冉秋葉的背景情況。
剛才安老太那樣說,他若僅是敷衍應付顯然不合適。
能讓安老太親自開口邀請,絕非尋常客套。
處於此等地位,開口前總要思忖話語是否恰當。
然而,李建設不知安老太是否知曉冉秋葉的身份問題,才有所遲疑。
不曾想周老在一旁表態,顯然是毫不在意這些顧慮。
晚上從院子裡出來後,肖大海心裡的想法再也藏不住了。
他興奮地對李建設說道:
“建設老弟啊。”
“我真是對你佩服得不得了。”
“今天我能在姥爺麵前喝酒,可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啊。”
“以後要是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的,你就直接說!”
紅星軋鋼廠內,經過幾天的試驗和充分準備,削皮刀廠終於步入正軌。
這個小廠僅占用了一個車間,十幾個人、幾台機器便構成其全部。
儘管規模不大,但它屬於分廠級彆,由軋鋼廠直接管理。
對於擁有上萬名員工的大廠而言,這樣的級彆已屬較高。
前幾天,李建設製作好了模具並進行了試運行,還抽調了幾個人去削皮刀廠接受培訓。
如今正式投產後,雖然工人還不太熟練,但總體運行平穩。
清晨開工時,楊廠長與李衛民便前來視察,到了中午,已經生產了三百多把削皮刀,這還是由於技術生疏所致。
這時,楊廠長和李衛民再次來到工廠,拿起剛生產出的削皮刀略作檢查,楊廠長滿意地點點頭,又用隨身攜帶的土豆測試了一下,果然實用。
李建設則說:
“大家的操作還不夠熟練。”
“等熟練起來,每天生產千把把是沒問題的。”
“目前衝床的速度就是這樣,還有打磨工序,都需要時間呢。”
“即使按一塊錢一把算,效益也相當可觀。”
這年頭大家都注重效益,不談利潤。
楊廠長連連點頭說:
“好,很好。”
“這個分廠也就十幾個人。”
“人不在多而在精,能有這樣的效益已經很不錯了。”
“那就通知銷售部門的人,聯係四九城的百貨公司和供銷社,儘快把削皮刀送過去,讓他們擺上櫃台試試。”
這是當時常見的做法,新產品尤其是普通百姓用的商品,總是先送到百貨公司之類的場所試探市場反應。
不過聽完這句話後,李建設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我覺得咱們最好先囤些貨。”
“等有了足夠的存貨之後,再找商場幫忙。”
“畢竟削皮刀這種東西非常簡單,毫無技術門檻,彆人要模仿生產簡直易如反掌。”
“要是銷量好受歡迎的話。”
“咱們廠現有的生產能力根本無法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