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們略懂機械,但從未見過這種機器。
此時看著宋傑的操作,也是一頭霧水。
然而,
當機器啟動後,
宋傑把一塊裁剪好的五毫米厚鋼板放入其中。
一番“調節輥距”
“操控離合”
的動作之後,很快,一根完整的鋼管便從機器上方取出。
所有人都震驚了。
儘管這鋼管中間還有一條未焊合的縫隙,
但眾人心裡清楚,這完全不是問題。
卷板機嘛。
這些人都知曉。
可他們印象中的卷板機均為機械式的,
且操作起來相當繁瑣,耗時費力又浪費材料,絕非眼前這般便捷。
楊廠長與李衛民也在場,楊廠長驚訝地說道:
“宋工,這是你研發的卷板機?太實用了。”
“真沒看出來。”
“平日裡你默默無聞。”
“居然一下子拿出這麼大的成果,還對我們保密這麼久。”
楊廠長提到的是發明,而非改良。
畢竟這四輥卷板機與先前的三輥卷板機截然不同,根本上已不能算同一類東西。
倒是李衛民,
看到眼前的卷板機,
目光中流露出沉思之色。
旁邊還有廠裡的其他技術員,此時也都睜大雙眼,圍在仍在運轉的卷板機旁,滿臉難以置信。
宋傑說道:
“這並非我發明的。”
“是李建設同誌所創,說是改良的。”
“但我認為,如此好用的機器,與原來的三輥卷板機相比,簡直判若兩物。”
“完全可以設立一家分廠,專攻四輥卷板機的生產。”
聽罷此言,
楊廠長頗為驚愕。
沒想到,這又是李建設折騰出來的新玩意兒。
但他並未立刻表態,
而是露出思索的表情。
倒是周圍的幾位技術人員,在一旁低聲議論。
雖滿是欽佩,但目光間亦閃過一絲渴望。
這個時代或許有人對金錢毫無興趣,卻沒人會對名譽無動於衷。
這些人自然了解削皮刀,也聽說過李建設。
但削皮刀太過簡單,
僅僅憑借一個創意而已。
而卷板機則不然。
他們一眼便能看出,
眼前的四輥卷板機顯然是李建設隨手搞出來的,部件間雜亂拚湊的痕跡明顯。
若是廠裡真打算大批量生產,
勢必要重新設計,並規劃生產工藝及調整生產線。
這絕非小事。
若要成立卷板機分廠,
到那時,他們也能在這新型機械的問世過程中留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