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好,不管是哪個攤位,八個勤工儉學成員的酬勞,都是平等的、相同的。
他們都默認了同工同酬的原則,沒有誰會提出什麼異議。
人家小李都能無怨無悔地為大夥兒創造機會,讓大家有了驚人的收入,所以呢,就不必為一些小事鬨情緒了。
這個下午的勤工儉學銷售情況,才來到5點10分,就全部賣完了。
顧客甲大聲抱怨:“喂,你們為什麼不多準備一些啊?害得我白白排隊那麼久!”
“對啊!多準備一些貨,你們多掙一些錢,為什麼不乾呢?”顧客乙表示了不滿。
“有錢不賺,那是笨蛋!”
“老板呢,誰是老板?你們不如派人去我們學校開一個分店,那樣的話,我們就不用大老遠的跑過來啦!”
……
李永恒聽得微笑不語。
你們愛說不說,老子偏偏不那麼做。
知道什麼是稀缺性嗎?
物以稀為貴知道嗎?
嘁!
怨聲載道之中,勤工儉學車隊的四輛三輪車殺出重圍,悠然自得地離開了學校,返回團結路7號。
一路上,八個成員也在和李永恒探討,是不是可以按那些消費者說的,平時多準備一些貨,甚至去其它院校裡麵,開設分店?
幾個女成員還提出,可不可以根據女生的特殊情況,貨物裡增加一些女生專用的用品?
李永恒隻是跟他們說,事情並不像表麵的那麼簡單。不是說增加就可以增加的,也不是一句話說要開分店,就可以開分店的。
他心想,真要解釋其中的每一個理由,那要費不少的口舌。
即使說了,成員們還不一定能聽得懂。畢竟涉及到商業的最底層邏輯,甚至是涉及到心理學和哲學的範疇。
比如,“多,就是少;少,就是多。”
這兩句看似車軲轆話兒,他們能聽得懂麼?
回到了團結路7號的小客廳裡,李永恒照例給八位成員發放了日薪。還對他們說了,自己要留下來整理一些東西,讓成員們先回學校。
支開了幾個成員之後,我們的老李提著一大袋子的收入,打開了地下保險櫃,雙手一傾斜,把大袋子裡的鈔票、硬幣、菜票等等,倒入保險櫃。
這是老李在一天之內,第二次把大量的錢物,倒進地下保險櫃裡。
他蹲在一旁,低著頭,看著這個大大的地下保險櫃,看著裡麵越來越多的錢財,不由得看出了神。
過了一會兒,李永恒沒來由地長歎一聲。動手把保險櫃給鎖上了,把偽裝的鈦合金大蓋子給蓋好。
明天是星期天,路德街59號那邊,還有一些沒賣完的電子電器產品。
可是,那邊的情況不大妙。被七星市的市民越傳越離譜,說什麼某個副市長是幕後的老板?!
這種流言蜚語,民眾們99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那麼問題來了,明天早上9點,還要不要去路德街59號,開門售賣便宜進口大彩電呢?
我們的老李,現在就能夠預想到,明天早上,路德街59號的房門前、馬路上,一定會有大批大批趕著去搶購進口彩電的市民。
不需要什麼鬼的電視票,一台進口彩電的價格,比國營商店便宜幾百甚至上千元,換誰都好,當然首選物美價廉的啊!
他把第一間臥室的門關上,去到廚房裡把摩托車推到小客廳那兒。心中一直在嘀咕,決定明天不去路德街59號賣貨了。
風聲太緊,要懂得及時避避風頭的道理。
賺錢嘛,以後有的是各種機會。
“你在哪裡?”這是我們的老李在召喚資源攝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