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一聽就知道這又是陳風在扯淡,包括從台下觀眾們的笑聲也能明白這一點。
可陳風這家夥就像是說真的一樣,扯起淡來眼睛都不眨一下,嚴肅得一逼。
倒是這會兒俞謙一臉懵逼,憋了半天,終究是沒忍住吐槽了起來:
“那就是發藍克福歧視我爸爸那就是……”
“剝蔥還給獎?”
俞謙一連兩句吐槽,再一次讓現場的觀眾忍不住笑出了聲。
由此可見,俞謙簡單的兩句吐槽,配合上陳風之前的上文,在這裡有多麼的精彩。
其實這些內容可不是一開始設定好的,陳風給俞謙隻是講了一個主題,包括到時候怎麼演,怎麼順著他說。
可至於具體怎麼給他捧哏,這個完全靠俞謙自己發揮。
不得不說俞謙就是天生吃這碗飯的,隨便一發揮,說出來的就是經典名句。
最關鍵的這還是他第一次登台進行相聲表演,甚至這個世界上的人在這之前都不知道相聲是個什麼東西,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陳風也想不到幾個人了。
這還沒算完,聽著俞謙的吐槽,陳風毫不在意,還在那自顧自的說著:
“享受六心居津貼。”
“單有津貼?”
“那是,有蔥就六醬嘛!”
“那是啊。”
“誒,乾這玩意兒,你算十二歲去的吧,一直乾了二十年。”
“剝了二十年蔥?”
聽著陳風的描述,俞謙更加繃不住了。
誰家好人在外麵上班,當個學徒剝二十年蔥啊,但凡是個正常人都給給你店砸了。
這不是純純惡心人嗎?
可陳風卻絲毫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甚至在提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他的臉上始終都是一副敬佩的表情。
仿佛俞謙他爸爸剝蔥這個工作是個什麼高級技術含量的頂尖人才一樣。
“那是!三十二歲剝蔥,哎呀,一級蔥師!”
“彆提這個了。”
俞謙無語,不想再繼續提這話題了。
陳風依舊是選擇性耳聾,根本不搭理他:
“他爸爸名聲在外,結果來了挖牆腳的了!”
“這剝蔥的還挖呢?”
對於陳風的說法,俞謙表現得非常不理解。
“嗯!”
陳風點點頭,一臉的肯定。
“誰啊?”
“津門狗布裡包子!”
“這都是大館子啊!”
“狗布裡也需要蔥啊。”
“狗布裡蔥擱哪兒用?”
“為什麼國營包子店吃那包子跟你在家包的不一樣啊?”
聽到俞謙這個問題,陳風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過頭問了一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俞謙沒有絲毫的思考,脫口而出:
“那好吃啊!”
“你家裡,哎呀我們家也包,包子也好吃,怎麼老跟外邊兒賣的不一樣啊?”
“對啊,為什麼呢?”
“記住了,毛病就在蔥上!”
說到這個話題,陳風就像是專業人士上身了一樣,這一瞬間眼神都變了。
聽到這話,台下和直播間的觀眾們也是個個聚精會神的坐直了身子,準備聽一聽裡麵的門道。
畢竟包子這種食物,不分地域,幾乎全國東西南北的人都吃,隻是說平時吃得多吃得少的問題。
所以這會兒聽到陳風這麼鄭重其事的說這個問題,所有人都來了興趣,想要聽一聽到底是因為什麼。
甚至有些個北方經常吃包子的地方的觀眾,這會兒都已經拿出了筆記本兒和筆,準備記錄陳風接下來要說的了。
要是真能學到有用的東西,那可就賺大了!
而陳風也沒讓觀眾失望,在大夥兒期待的目光中,他開始對此進行了鄭重其事的解說:
“您記住了!凡是專業包包子的,他這個蔥在剁完之後撒在肉餡上麵,他不能打在肉餡裡麵!”
“要是攪合在裡頭呢?”
對此,俞謙表示不解,於是問出了所有人都好奇的問題。
倒是一些專業人士明白其中的原因,聽到陳風的解釋之後,此刻也是一個個的點頭稱讚。
“攪合到裡邊兒,一會兒功夫這個蔥他會變味變質,會把你的肉帶著有味兒。”
“沒有蔥不行,攪合在肉裡麵也不行,一定把他撒在上邊兒。”
“包的時候一邊兒包著肉,一邊兒往裡麵撥著那個蔥,這樣包出來的跟您家裡的不一樣,這是竅門兒!”
……
聽完這一段,觀眾們也是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