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馬爾剛從莊園處理完家族事務返回基地,腳步匆匆地踏入指揮塔。他的目光掃過控製室,落在首席異教身上。
異教身披紫紋黑袍,沉默地站在控製台前,手指輕點屏幕,調出一張基地的全景圖,上麵標注著最新的建築進度和資源分配。
“異教,進展如何?”
庫馬爾沉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
異教轉過身,兜帽下的幽光眼眸微微閃爍。他沒有開口,隻是指向屏幕上的一處圖標——“科技醫院已建造完畢”的提示早已標注完成。
緊接著,界麵彈出一連串信息:軍營新增單位“軍醫”,以及主基地解鎖三項新建築科技——“蘇軍雷達”“盟軍空指部”“中國原子核心”。
這些解鎖早在異教被招募前,隨著科技醫院的落成就已顯現,隻是庫馬爾此前忙於家族事務,未及細查。
庫馬爾眼前一亮,快步走上前,目光鎖定在屏幕上。
他回想起建造科技醫院的初衷——發電廠和礦石精煉廠的工人和印度工程師日夜忙碌,為基地提供資金和電力,身體疲憊不堪,時常有工人因勞累或工傷倒下。
為了保障他們的健康,提高生產效率,他早早下令建造了這座醫院。如今醫院建成,不僅實現了這一目標,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戰略提升。他深吸一口氣,意念觸動界麵,仔細查看新單位的描述。
軍醫:這些醫生並非普通的白衣天使,而是經過軍事化訓練的戰場救護專家。
他們身著帶有紅十字標誌的迷彩服,手提急救箱,既掌握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又精通戰場急救技術。
軍醫接受過野外生存和軍事戰術培訓,能在極端環境下快速處理傷員,甚至能用手槍自衛。
相比之下,普通醫生隻專注於專業領域的診治,缺乏這種適應惡劣條件的特殊能力。
庫馬爾滿意地點點頭,心中暗道:“有了軍醫,工人們的小病小傷能及時處理,生產效率不會再因健康問題受阻。”
他看向異教,沉聲道:“立刻招募軍醫,我要他們為工人提供醫療保障。”
異教微微點頭,手指在屏幕上輕點,調出招募界麵。當前資金顯示為2000單位,全由礦石精煉廠緩慢累積而來,每名軍醫造價200單位。
庫馬爾果斷下令,花費1000單位招募5名軍醫,剩餘資金縮減至1000單位。
不多時,科技醫院的大門緩緩開啟,五道身影從中走出。他們身著白大褂,背著沉重的急救箱,步伐整齊而堅定。
領頭的軍醫是個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臉上帶著一道淺淺的疤痕,顯然經曆過實戰洗禮。
他走到庫馬爾麵前,敬了個標準的軍禮,低聲道:“長官,軍醫小隊就位,請下達指令。”
庫馬爾上下打量著這支隊伍,滿意地點了點頭:“你們的任務是負責基地工人的醫療保障,尤其是發電廠和礦石精煉廠的生產人員。隨時待命,確保他們的健康。”
軍醫隊長點頭應下,帶著小隊迅速前往科技醫院。庫馬爾看著他們的背影,心中稍安。
礦石精煉廠的產出雖穩定,卻增長緩慢,基地資金來之不易,這1000單位的投入必須物有所值。
他轉頭看向異教,目光落在新解鎖的建築科技上。三項新建築的圖標在界麵上依次排列,每一個都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這些科技早在科技醫院建成時就已解鎖,如今被異教調出,提醒庫馬爾關注。他逐一查看,心中開始權衡。
蘇軍雷達:造價1000單位,建造時間3個月。提供廣域偵測能力,能探測隱形單位和敵軍動向,是防禦體係的重要補充。
盟軍空指部:造價1000單位,建造時間5個月,因需鋪設飛機跑道而耗時較長。建成後可指揮空中單位,解鎖盟軍空軍科技,是空中支援的關鍵。
中國原子核心:造價5000單位,此建築中國陣營的高級科技建築!
內置小型核子反應爐,建造完成後能夠解鎖大量科技單位和支援技能,包括建造“百夫長攻城機甲”的技術。
支援技能包括:
放射性裝甲:為指定範圍內的機械載具附加輻射場,敵軍單位靠近時將受到致命傷害,而友軍不受影響。
壁壘殺手導彈:向指定位置發射一枚導彈,專攻敵軍防禦設施和圍牆,破壞力驚人,但對其他目標效果有限。
但要注意此建築被摧毀時會引發小型核爆炸,傷人傷己。
庫馬爾盯著“中國原子核心”的描述,呼吸不由得加重。這座建築不僅代表著科技的巔峰,更能讓他手中那顆核彈頭得到更好的利用。
他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畫麵——核彈頭與原子核心結合,即使被發現,基地的威懾力也將無人能敵。
然而,當前資金僅剩1000單位,僅夠建造蘇軍雷達或盟軍空指部,距離原子核心的5000單位還差得太遠。
“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