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2月的麥加,大伊斯蘭聯盟的綠色旗幟在禁寺上空迎風飄揚,哈裡發“穆罕默德·穆紮法爾”的聲音剛剛通過全球直播震撼世界。
他的首次世俗亮相震懾了列強,也點燃了穆斯林世界的希望。沙漠中大量科技鑽油井拔地而起,源源不斷為兩座基地提供資金。
然而,就在聯盟內部忙於整合宗教與世俗事務之時,遠在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宗教衝突陷入了烈火與鮮血的旋渦。
這場衝突不僅撕裂了印度的社會肌理,更將大伊斯蘭聯盟的目光從波斯灣拉向次大陸,掀起了一場新的地緣政治風暴。
12月6日清晨,印度北方邦的聖城阿約提亞籠罩在一片詭異的緊張氣氛中。數千名印度教“誌願服務者”——由“國民誌願服務團”與“世界印度教大會”動員的激進分子——聚集在巴布裡清真寺外。
這座16世紀的清真寺,因其所在地被印度教徒視為羅摩誕生地而爭議不斷。人群手持鐵棒、錘子和鎬頭,高喊“羅摩至上!”的口號,情緒如沸水般翻騰。
清真寺外的警察雖有數百人,卻在地方官員的默許下形同虛設,眼睜睜看著人群衝破路障,湧向清真寺。
上午11點,拆毀行動開始。激進分子爬上清真寺圓頂,用鐵錘砸碎磚石,尖銳的敲擊聲響徹天空。
不到三小時,這座屹立數百年的建築被夷為瓦礫,塵土飛揚中,印度教徒歡呼雀躍,有人點燃鞭炮,有人揮舞橙色旗幟,慶祝“聖地的解放”。
然而,這場“勝利”如同一顆炸彈,迅速引爆了印度全國的宗教對立。
消息傳開,穆斯林社區的憤怒如火山噴發。阿約提亞的穆斯林居民率先上街,手持木棒與石塊,與印度教激進分子爆發衝突,鮮血染紅街道。
騷亂迅速蔓延至勒克瑙、瓦拉納西等城市,清真寺與印度教寺廟接連遭襲。孟買這座經濟心臟也未能幸免。
12月7日淩晨,孟買街頭燃起大火,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在貧民窟與市場殊死搏鬥。暴徒焚燒商店、汽車,甚至闖入民宅,刀光劍影中哀嚎不絕。
據統計,孟買騷亂造成約900人喪生,大多數是穆斯林,另有數千人受傷,財產損失數億盧比。
這場由巴布裡清真寺被毀引發的騷亂,成為近20年來印度最嚴重的教族衝突。僅是官方統計全國死亡人數攀升至1100多人,受傷者超過4000人。
德裡、加爾各答、海得拉巴等城市相繼陷入混亂,宵禁與軍警出動難以平息怒火。印度教與穆斯林的裂痕被撕得前所未有的寬闊,街頭彌漫著血腥與恐懼。
巴基斯坦迅速反應。總理在伊斯蘭堡召開新聞發布會,怒斥:“巴布裡清真寺的被毀是對全球穆斯林的挑釁,印度必須負責!”
當晚,巴軍向克什米爾前線增派三個師,約5萬名士兵與數百輛坦克集結,炮口直指印度控製區。
克什米爾民間武裝趁勢活躍,炸彈襲擊與遊擊戰頻發,印軍哨所接連遇襲。巴基斯坦情報機構isi暗中向武裝分子提供武器與資金,試圖將騷亂引向印度內部。
印度的北部與東北部也動蕩不安。北方邦騷亂點燃分離主義野心,錫克教激進分子在旁遮普邦卷土重來,炸毀政府大樓與鐵路。
東北部的阿薩姆邦與曼尼普爾邦,地方武裝襲擊軍營,要求獨立。印度政府疲於奔命,軍隊與警察在多條戰線疲於應對,國家陷入空前動蕩。
其實新任總理納拉辛哈·拉奧與財政部長曼莫漢·辛格的經濟改革此前頗有成效。
自1991年經濟自由化以來,印度經濟增長率從1.1躍升至7,外彙儲備回升,工業與出口複蘇。
然而,巴布裡清真寺事件讓這一切努力付諸東流。更糟的是,大伊斯蘭聯盟的反應如重拳打亂了印度的節奏。
12月8日,哈裡發在麥加禁寺發表講話,語氣嚴厲:“巴布裡清真寺的被毀是對伊斯蘭信仰的褻瀆,印度政府的縱容是對穆斯林尊嚴的踐踏。
大伊斯蘭聯盟予以最強烈譴責,我們將采取必要措施扞衛信仰與正義。”
次日,聯盟宣布對印度實施經濟製裁,暫停石油與天然氣出口,並大幅削減波斯灣石油產量。國際油價從每桶20美元飆升至35美元,幾乎一夜翻倍。
對印度而言,這無異於雪上加霜。作為能源進口大國,印度80的石油依賴進口,大部分來自波斯灣。
油價暴漲讓外彙儲備迅速枯竭,兩周內縮水一半。燃料短缺導致工廠停工,運輸成本激增,糧食與日用品價格上漲。
孟買街頭出租車排隊加油,黑市燃油價格翻三倍,民眾怨聲載道。
新德裡政府大樓內,拉奧徹夜未眠,與辛格商討對策。辛格揉眉心,低聲道:“總理,外彙儲備最多撐一個月,必須尋找替代能源,否則經濟崩潰在即。”
拉奧沉聲道:“向俄羅斯和委內瑞拉求援,加速國內煤炭開采。聯盟的製裁衝著我們來的,我們得挺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孟買的瓦德瓦莊園內,庫馬爾站在陽台上,凝視夜空中閃爍的燈火。他的盟軍發電廠已全麵運行,200兆瓦電力不僅穩定了家族周邊供電,還通過新建電網向孟買市區輸送。
這些發電廠采用煤炭驅動,未受聯盟石油減產影響,庫馬爾甚至從中獲益——油價上漲導致燃油發電成本激增,許多企業轉而尋求他的電力供應,訂單激增。
然而,他並未滿足於此。油價飆升雖未直接衝擊發電廠,卻讓他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書房內,庫馬爾打開係統界麵,查看基地狀態。盟軍空指部解鎖了“科技鑽油井”選項,他立刻下令建造,耗資1500單位,預計2個月完工。
他手指輕敲桌麵,暗道:“發電廠用煤炭,我不受石油減產掣肘。但若能自產石油,不僅能賣給周邊市場,還能讓基地資金大幅增加。如今這篇印度次大陸越混亂對我越有利。”
他查看資金,建造鑽油井後還剩3200單位,足夠維持後續建設。腦海中,他已開始規劃:一旦鑽油井建成,每日產油不僅能自給,還可外銷,換取盧比與係統資金,加速基地科技解鎖。
沙漠深處的尤裡基地車內,異教注視印度地圖,嘴角上揚。他對拉什迪點頭,目光轉向波斯灣的地圖,右手握拳猶如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上麵。
12月10日,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進入波斯灣核心水域,艦載機頻繁起飛,試圖威懾聯盟恢複石油產量。白宮警告聯盟“立即停止減產,否則後果嚴重”。
哈裡發並未退縮,他在禁寺再次講話:“美國的霸權建立在掠奪之上,他們的艦隊無法動搖我們的決心。聯盟將堅持減產,直到世界尊重穆斯林尊嚴。”
此言點燃伊斯蘭世界民意,麥加街頭擠滿支持者,綠色旗幟如海浪翻湧。
而印度政府在巴布裡清真寺被毀引發的全國動亂中迅速陷入被動,新德裡高層意識到局勢已失控,緊急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調集軍隊鎮壓各地騷亂,同時應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