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頭頂的臨時頂棚,鄭青山無論如何也難以想象,一艘艦船能從這裡"飛"出去。
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江院士在電話中特意提醒他"做好心理準備"——
換作任何人,恐怕都難以立刻接受這個顛覆性的概念。
"江院士,這艘飛行航母是如何實現飛行的?
是像火箭那樣依靠發動機推進嗎?"鄭青山好奇地追問。
"準確來說,它的正式名稱是空天母艦。"江軒宇糾正道,
"之前用航母類比,是為了方便您理解。"
隨後,他開始解釋空天母艦的飛行原理:
"空天母艦的飛行主要依靠反重力引擎抵消重力作用,
並通過電推發動機提供前進動力。
您應該見過電推發動機,龍威戰機配備的就是這種動力裝置。"
"這個我知道。"鄭青山點點頭,這是已投入實際應用的成熟技術。
電推發動機尚可理解,但"反重力引擎"的原理卻超出了他的認知範疇。
鄭青山心中仍有諸多疑問,但他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將這份好奇轉化為行動的動力。
"江院士,需要我做些什麼?我一定全力支持空天母艦計劃。"他認真地說。
江軒宇也不客套,直接布置任務:
"我需要天南造船廠負責空天母艦的主體結構建造,
內部核心設備,如反重力引擎,由我帶領項目團隊完成。"
聽到這樣的任務分配,鄭青山倍感熟悉——
此前龍威號的建造流程亦是如此:
造船廠負責主體結構施工,核心高技術部件由江院士團隊獨立研發。
他一拍胸口,立下軍令狀:"保證完成任務!"
"還有一事,江院士,空天母艦計劃預計多久能完成?"鄭青山又問。
"一年時間。"江軒宇答道。
"一年啊..."鄭青山低聲念叨。
若在以往,聽聞"一年內建造百萬噸級空天母艦"的計劃,他定會認為是天方夜譚,
但如今不同——
天南造船廠已成功實現兩艘八萬噸級戰艦的同時建造,且僅用數月便完成主體工程,
此刻的鄭青山擁有充足的信心,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全新挑戰。
更何況,有江院士的頂尖技術作為支撐,
他堅信,這個看似不可能的目標終將成為現實。
談及年度計劃安排時,鄭青山忽然想起龍國的另一項計劃,同樣隻剩一年時間推進。
"江院士,您打算讓空天母艦計劃與逐日計劃同步實施嗎?"鄭青山開口詢問,語氣中滿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