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局長苦口婆心地勸說著。
可一心想著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的總統,根本不想聽這些。
總統直接開口,打斷了nasa局長的話。
“這些都不重要。”
“我隻要結果。”
“一年內,必須實現載人登陸火星。”
看nasa局長還想開口反駁,總統一句話就讓他沒了聲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費沒有上限。”
果然,這句話立馬起到了作用。
無上限的經費,也就隻有在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時出現過一次。
麵對經費的誘惑,nasa局長識趣地閉上了嘴。
“還有問題嗎?”
總統問道。
“沒有了。”
nasa局長乾脆地回答。
天大地大,經費給到位才是最大的事。
掛斷和總統的電話後,nasa局長搓了搓手,心裡激動得不行。
有了經費的支持,該讓世界看看nasa的真正實力了!
三個月後。
萬米高空的鯤鵬號上。
隨著躍遷引擎的啟動,一場特殊的空間躍遷,緩緩地展開了。
“報告,探測器已經抵達月球坐標點,預定位置沒有障礙物,可以進行躍遷。”
鯤鵬號的一間艙室裡,龍國宇航局正在開展一項前所未有的空間探索項目。
以前的宇宙探索,都是用火箭發射探測器,以此來觀察目標的情況、收集相關數據。
但這次不一樣。
雖然前麵也發射了探測器,可這個探測器隻有一個作用——探路。
為後續的工程設備鋪路。
隻要探明坐標點,找到合適的躍遷地點,鯤鵬號的躍遷引擎,就能把工程設備和殖民基地單元直接傳送過去。
……
現在正在進行的,是月球探索項目。
除了月球,火星也在江軒宇的計劃之中。
不過火星探測器還得再飛行幾天,所以先開展月球探索。
要是這次探索能夠成功,後續的殖民、甚至外星移民,都不在話下。
“基地單元的情況怎麼樣?”
江軒宇問道。
“報告,單元運行良好,沒有異常情況,能源充足。”
聽到一切都準備就緒,江軒宇下令道:
“啟動引擎,開始躍遷。”
話音剛落,躍遷引擎啟動了。
眾人眼前的外星基地單元,瞬間消失了。
與之相對應的是,探測器傳回的畫麵裡,出現了一個新設備——正是剛剛躍遷走的外星探索基地單元。
躍遷完成後,無人控製的殖民基地單元,進入了自動工作模式。
一個個無人工程設備被釋放出來,清理基地周邊的環境,為後續基地單元的躍遷做準備。
第一批外星基地開始運行後,江軒宇的外星殖民計劃,就算是站穩腳跟了。
雖說最開始的那批基地單元數量不多,可隻要開了頭,後麵的事情就簡單了。
殖民計劃中的月球、火星兩個基地,火星基地起步較晚,建設進度卻比月球基地快。
因為火星的重力、溫度環境,和地球更為相似。
要是考慮外星移民,火星是太陽係內人類的最佳選擇。
等兩處外星基地的建設初具規模後,基地裡開始陸續進駐龍國的工作人員。
首批入駐的,主要是科研人員。
月球和火星的特殊環境,在地球上很難模擬出來。
鯤鵬號上,航天局分部內。
“江國士,我們到了。”
一道激動的聲音,從通訊儀器裡傳來——這是來自火星基地的信號。
說話的是第二批前往火星的科研人員。
“江國士,要不是這裡的重力環境不一樣,感覺和在地球沒什麼區彆。”
通訊頻道裡,傳來了專家的聲音。
江軒宇點了點頭。
“那就好,等新的躍遷引擎造好,你們就能回家了。”
這些科研人員,是用鯤鵬號的躍遷引擎送過去的。
但送過去容易,想要回來,光靠鯤鵬號的躍遷引擎是不行的,現在隻能實現單向躍遷。
等基地也裝上躍遷引擎,就能實現雙向躍遷了。
聽了江軒宇的話,那些科研人員倒沒怎麼在意——才剛到火星,誰會想著回家呀。
在第一批人員的帶領下,第二批人員去宿舍報道了。
“江國士,我到了。”
通訊頻道裡,響起了沉穩的聲音。
同時,一個中年人的麵孔,出現在了探測器的畫麵裡——他是首批火星人員的領隊王有文。
鯤鵬號和火星基地之間的通訊,使用的是量子通訊,這項技術是從殲神機的思維同步設備裡提取出來的。
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有五千五百萬公裡,使用傳統的電磁波通訊,延遲會非常嚴重。
但有了量子通訊技術的加持,地球和火星兩邊能夠實現實時通訊。
“王隊長,基地那邊情況怎麼樣?”
江軒宇問道。
王有文回答道:
“基地目前運行正常。”
“正在按照計劃建設冶煉工廠,預計還需要三個月。”
江軒宇點了點頭,這個進度還不錯。
要是想擴大火星基地的規模,隻從地球運送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就地取材。
“對了,江國士,給您看個東西。”
王有文說著,拿上通訊器就走了。
喜歡軍工:開局打造神級戰機,鷹醬麻了!請大家收藏:()軍工:開局打造神級戰機,鷹醬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