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楊悅悅還在坐月子,她們也不好太過打擾,看了看孩子,跟周秀麗和楊悅悅聊了一會兒也就離開了。
胡惠知打算今天再上山一趟,除了撿些鴨蛋回來自己家吃。
她也打算送些回娘家和二哥家,嫁到省城這麼長時間她也沒抽空去當二哥家,實在不太應該。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再上山變得輕車熟路,沿途加深了標記,當然隻有她能看得懂。
鴨子一年高峰產蛋期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會降低下蛋率,一般每年十月到十一月是下蛋低峰期,再往後冬季就不下蛋了,要等來年開春才會開始蛋。
但鴨子下蛋產量還是不錯的,正常一隻母鴨子一天會下一到兩枚鴨蛋。
當然如果是家養的鴨子,哪怕下蛋多其實也是不劃算的。
家有千纏萬貫,不算扁嘴巴吃飯。
鴨子的食量真的很大,也不知是不是鴨子不知道飽,能吃到脖子根兒那兒,鄉下一般人很少選擇養鴨子,除非家附近有河流,每天放出去散養。
不然光靠喂飼料或者打野草回來,一天到晚啥也不夠乾,光出去割草了。
胡惠知上次過來時壓根沒看到幾隻鴨子,這些鴨子應該是在另一塊區域集體活動。
這一塊地方雖然好,但是水的麵積並不大,在這下蛋孵蛋倒挺合適的,日常覓食應該會在一片大一點的水區域。
到了蘆葦蕩邊上的野草叢,胡惠知打算從另一個方向開始撿鴨蛋,畢竟也不能光薅一個地方。
撿鴨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這些鴨蛋也不知道下了多久了。
有些不能孵成鴨子,時間久了也會壞,為了避免撿回去一堆臭鴨蛋,每一個都得拿起來對著陽光看清楚。
胡惠知這次帶了一塊布,到時候蓋在筐上麵外人也不知道裡麵裝了什麼。
總不能每次回去的時候都帶一筐草吧,人家本來也不想懷疑的,看她經常拉著一筐草回去也得好奇她要做什麼。
這次為了多帶一點鴨蛋,每層中間都隻放了薄薄的一層草,隻防止上下兩層鴨蛋不會碰撞到一起就行。
整個筐的重量裝滿之後也得大幾十斤,好在胡惠知在農村裡乾活乾習慣了,這點重量也能勉強背到山下。
看著遠處望不到頭的林子,胡惠知想著什麼時候有空了往彆的地方看看,說不定能找到野果樹或者板栗樹這些。
隻不過野生的產量肯定不高,能摘一些也隻夠家裡換換口味的。
好不容易一路背到山下,摸了摸肩膀上的凹痕,已經變得麻木。
不過想到這些鴨蛋有大用處,自動忽略了肩膀上的疼痛。
到家以後先把劉給李玉芬的五塊錢鴨蛋稱了出來。
剩下的送五十個回娘家,五十個給二哥家,剩下的還跟之前一樣全部醃成鹹鴨蛋。
上次王富春弄回來的紅土還剩不少,胡惠知手腳利落地把鴨蛋全部洗洗刷刷醃了起來。
不過家裡隻有一個比較大的缸,先把上次放進去用紅泥裹的鴨蛋拿了出來,這些是前幾天醃的,放到上麵吃,後醃的這些放到下麵。
又多了將近二百個鴨蛋,這麼大的缸也隻占了個底兒下麵一個底而已。
蘇巧蓮跟王富春也想跟著去山上看看,他們周末休息一天,胡惠知打算在這之前回一趟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