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蘇巧蓮把蘇玉英送去了車站,看著人上車了她才回來。
其實她對幾個兒媳婦家,也就老四家這個親家觀感不錯。
老大媳婦娘家窮,平時除了家裡缺錢缺糧會上門,其他時間一個人影都見不到。
每次找過來都帶著目的,好在老大家的不是個沒有分寸的。
知道娘家靠不住,沒事基本很少往娘家跑,就算回去也沒有吃虧的時候。
總之李毓芬是一個會為自己小家打算的人。
自從嫁過來之後本本分分過日子,不是那種啥好玩意兒都會往娘家扒拉的敗家娘們兒。
至於老三媳婦的娘家就更彆說了,上麵一溜串的閨女,好不容易生了個寶貝疙瘩,可不是啥好玩意兒都留給兒子。
其實家裡想要個兒子,這也算是人之常情,畢竟這年代重男輕女也算是常態,她也並不覺得有什麼。
但羅家把閨女都教養成啥樣了,家裡不管,啥事都惦記娘家,完全不管自己男人孩子死活。
羅德芬作為家裡的大閨女最是為娘家著想。
不過王旭元早早察覺到她的性格,所以兩人在結婚以後他緊緊抓著家裡的財政大權,吃喝零嘴鎖在櫃子裡。
羅德芬壓根沒找到任何機會補貼娘家。
再加上她對婆婆心生畏懼,也真擔心萬一婆家發現她補貼娘家,婆婆會讓丈夫跟她離婚。
而她之所以那麼著急想要生個兒子,不就是想要在家裡有點話語權。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家裡不管誰的話她連反駁的底氣都沒有。
就連工作都是婆家給她找的,人家說收回就能收回,她可不就擔心哪一天被趕回娘家去。
蘇巧蓮也是知道她的這種想法的,不過從來沒想過說點什麼,或者做點什麼讓老三媳婦兒在這個家裡更有底氣一點。
性格形成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的,除非她能對娘家徹底失望,不然拉拔娘家的心思永遠不會消停。
而胡惠知的娘家,雖說是鄉下的,但兩家一直是有來有回。
胡惠知跟王旭陽雖說每次回去都帶了不少東西,但也沒有一次是空著手回來的。
不管是好是壞,總是會收拾的大包小包讓他們帶回來。
蘇巧蓮也不是那種隻認東西不認人的人,他們家在城裡許多東西好買,但鄉下也有鄉下的好,最起碼家裡吃個菜就比他們城裡方便,所以對於胡家送的蘑菇菜乾她也很喜歡。
這就是做人的差距。
所以在老五回來把羅德芬的想法一說,蘇巧蓮瞬間氣炸了。
當初這個老三媳婦兒,她也是被硬逼著捏鼻子認下的。
不老實縮著脖子過日子,竟然還打她家老五的主意。
還她家四妹,一個爹媽生出來的又能是什麼好貨色?小丫頭片子每次來他們家,倆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心眼子比她幾個姐姐都多。
這樣的人嫁到他們王家,那以後還有什麼好日子過?
蘇巧蓮也知道現在不是算賬的時候,她也不能把這事鬨開了。
說到底這也不過是他們私底下一句話的事,萬一鬨開了倆孩子名聲受損,男孩還好,女生名聲不好以後走到哪兒都被人指指點點。
當然蘇巧蓮才不會那麼好心的為羅家閨女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