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跟人說話的是住在附近的陳美。
她丈夫陳俊輝在醬油廠上班,原本廠裡給他們分了一間單間的家屬房,是家屬院的筒子樓。
他們實在住不習慣,這才跟人換了這邊的院子。
雖然一個院子住了三家人,但不用整天爬上爬下的,洗衣做飯上廁所都要比住筒子樓方便許多。
陳美見胡惠知好奇,也就把前麵發生的事情跟她說了。
原來又是劉家的事情,之前劉家鬨過一回,劉家二兒媳婦第二天出來就說他家老三劉天啟要報名下鄉去當知青。
原本說的一個禮拜後就走,但後來汪盼連在家裡鬨,說劉天啟一身的傷,腿被打的不方便行走,這樣彆說下鄉乾活了,就是一路的行程他也堅持不下去。
知青辦的人見到他的情況也沒辦法強硬的要求他必須馬上下鄉。
也就答應了等他的傷好了再說。
最近這兩個月劉家過得苦不堪言,家裡所有人吃不好穿不好。
因為劉天啟要下鄉,汪盼連擔心他下鄉的日子不好過,所以死命攢著家裡的錢票不讓用,打算到時買成東西讓他帶著,或者換成全國糧票。
劉家大兒媳婦二兒媳婦本就跟婆婆和這個小叔子不合,兩家也都有孩子,怎麼可能願意自家吃虧。
所以這段時間家裡沒少吵吵鬨鬨的。
更直接的,兩個兒媳婦後麵直接不往家裡交錢票了,直接單獨開火,分開過了。
氣的汪盼連整日在家裡摔摔打打,不過也沒人理她。
今天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劉天啟在外頭勾搭小姑娘了,聽說除了那一檔子事沒做,其他親親抱抱該做的都做了。
忽悠的人家小姑娘非得跟著他下鄉,家裡人怎麼勸都不聽。
最最重要的是,這小姑娘不是旁人,而是劉家二兒媳婦周靜靜的妹妹,周秀秀。
讓劉天啟下鄉這件事本就是周靜靜先提出來的。
以劉天啟瑕眥必報的性格怎麼可能不報複她?
礙於劉國輝的威嚴,他不敢在家裡造次。
而周秀秀跟他是一個高中的,隻不過不同班。
他想到自己就要下鄉了,自己不好過也不讓彆人好過的原則,果斷去勾搭上了周秀秀。
十來歲的小姑娘,哪裡受得住劉天啟的甜言蜜語。
沒用多久就淪陷了,知道他要下鄉後,回家也鬨著要下鄉。
原本她還不肯說是什麼原因,但家裡實在擔心,就讓周秀秀的大哥跟蹤她,這才發現她私底下跟劉天啟偷偷見麵。
兩人舉止親密,要不是周家大哥及時出現,兩人說不定就去鑽小樹林了。
周家爹媽怎麼可能放過劉家,當即就找上門來了。
但擔心閨女的名聲受損,不敢大聲嚷嚷。
結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兩家沒談攏,汪盼連直接嚷嚷開了,這不兩家就吵起來了。
這會兒汪盼連跟周靜靜的媽直接打作一團。
本就跟婆婆關係不睦,這會兒又看到親媽挨打,周靜靜怎麼可能還站得住,連忙上前拉架。
實際上這個架拉的有點偏,時不時的給汪盼連來一下子。
兩個婦女鬼哭狼嚎誰也不讓誰。
“你家個不要臉的貨色敢勾引我兒子,還敢汙蔑我家老三,看我不打死你們。”
“你才不要臉,你家上梁不正下梁歪,養個兒子是小畜牲,什麼事情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