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時,我們不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後來,你為什麼不說?”
“後來,我暗中觀察,發現符咒對你沒影響,又害怕說了讓你擔憂,打算出去後再告訴你。”
“老寇啊,我真不知道怎麼說,你怕小古擔心,是出於好心,但符咒之事非同小可,它在小古身子裡,不行,我得去請人幫忙。”
陸鎮拉著小古進了四聖祠。
“大聖,大聖!師兄!我的好師哥!”
孫行者冒出頭,很是不解。
“陸先生,不敢當,你是主宰,師兄弟從何說起?”
“菩提祖師......”
陸鎮也不隱瞞,將幻境學藝之事兒說了。
“哈哈!太好了,我認你這個師弟了。”
大聖高興的喜笑顏開,手舞足蹈。
“叫我何事?”
“是這樣——”小古身上被下了符咒,符咒與佛、道兩門的符咒皆不同,隻有八個字:“君子愛才,取之有道。”
並且那個“才”還是個白字。
“財”寫成了“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話意思是君子獲取財富需要通過正當合法的途徑,符合世人法律和道義,不違背世人道德。
這個才能之“才”卻跟金錢、財富沒有半毛錢關係。
“青鹿身體裡有符咒?竟然瞞過了老孫的火眼金睛?”
大聖疑惑又不可思議。
當即再次開啟火眼金睛。
將小古從頭到腳依次細細察看,生怕漏掉任何疑點兒。
半晌,大聖搖搖頭,一無所獲。
又從腳看到頭。
還是看不到半點可疑之處!
“奇哉怪也,什麼東西還能瞞得過老孫這雙眼睛?”
一向對自己修為頗為自負,對火眼金睛極為自信的大聖十分惱火,又當著師弟的麵,出師不利,更覺得丟人現眼。
“師兄,我覺得那個字是故意寫錯。唐師父介紹過存於世間的修行法,除了釋、道、妖、散修之外,還有一門專為天下讀書人設立的修行功法:那就是聖儒天下。他們施法的基礎,通常是從三墳五典,五經四書,和其他古人先賢的文章、言語中摘取字句,當作仙力的根源。”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就是聖賢一句教誨學生門人的話。
據寇婷婷說,那筆力、字跡,絕對出自縣太爺姚忠信之手。
因為地靈縣城買賣鋪戶的牌匾、大小商店的門聯,幾乎都是姚忠信親筆書寫,這位老爺字寫的極好,卻不象其他讀書人,藏著掖著,不肯顯露。
他非常熱衷給人題寫匾額、對聯,毫不吝嗇筆墨。
獲得與人為善,平易近人的官聲的同時,大量題寫給他帶了不菲的潤筆。
寇婷婷一眼就認出來了。
字是姚忠信所寫,可以肯定,符咒就是姚忠信給小古施放的。
從小熟讀聖賢書,會寫錯這句婦孺皆知的話嗎?
顯然故意為之。
他圖的不是小古的財,當然了,小古也沒財,十七八歲還光著屁股呢,哪有財?
他圖的是小古的才華嗎?
小古是青鹿轉世,前世是南極仙翁的弟子,身份比其他雜役神明高的多,是不可多得的藥人,具備不可思議的神通,這也算得上才能。
但小古唯一拿的出手的:驅靈術,說起來高大上,施展起來很丟人。
驅靈術的施展有一個很嚴格的限製條件:隻有從自己身上搓下來的泥垢,才能做為施法的材料。
難道姚忠信學這個有什麼用?
好長時間不洗澡,積攢夠了泥垢才能施展?
有這工夫修煉其他更有用的技能不好麼?
陸鎮蹲在孫大聖麵前,抽絲剝繭,一點點分析。
忽然他眼前一亮。
“師兄,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
“姚忠信將小古懸吊在地牢,而且使用他身上的血肉也極為節省,圖謀的是成人後的小古,以及他師父南極仙翁和白鶴仙子。那個‘才’是不是指那兩個人?”
“有道理!”
孫大聖準備第三次開啟火眼金睛。
喜歡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請大家收藏:()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