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卻被大力觸碰了。
說明有人潛入地牢,那人百分百九十就是越獄的天命人。
三人相處日久,早就心意相通。
彼此一個眼神便知曉了下一步如何行動。
徒弟百清說,他感應到姚孝明手中經卷上縈繞著一股詭異的氣息。
希望師父親自看一看。
山君的心中同時接到了師弟的傳音。
“大哥,這個縣令有古怪,用我們神念掃視,他是個沒有修為的凡人之身,但抓捕寇婷婷時,由於寇婷婷的一身仙骨無法被汙染,抓捕幾乎無法完成,是姚忠信施展了儒門秘術,破了仙骨的防禦,才得以將他抓住。”
“是啊,另外神明消失,國家禁神崇妖,道家典籍早就成了禁書。他做為國家官吏,豈能知法犯法。”
“二位兄弟意下如何?”
“大哥,現在距離秋後問斬隻有兩三天,對於心懷鬼胎的縣令,我們要加倍提防,實在不行,乾脆將他殺了,大哥你變做他的模樣,繼續執掌一縣之印。”
“兄弟們,小心行事,沒有我的信號,切不可魯莽動手。”
三位長老剛現身。
不時瞟向門口的姚孝明第一個站起來。
恭恭敬敬的趨步上前,跪倒磕頭。
“弟子姚孝明參拜三位師父。”
山君、玄梅側身不受。
逆羊天尊樂嗬嗬的攙扶。
“姚公子,這怎麼敢當!你們父子都是讀聖賢書的秀才、狀元。怎麼能跟我們這些方外之人比呢?千萬彆叫我們師父,擔當不起。”
姚孝明被公開拒絕,小臉不紅不白,毫不尷尬。
“師父,聖賢書教化萬民,卻不能修行。我從小慕道,向往逍遙長生,不喜官場之學。”
“哈哈。此言差矣,出家人一般都是六根不全,或者命運乖蹇之輩。紅塵中不如意,才心灰意冷,遁入空門,姚公子有大把美好的前景,修道有什麼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百清和敲山給師父、師叔搬來石凳,沏上茶水。
站在身後垂手侍立。
“姚公子,你我雖無師徒緣份,但你遇到修行上的難題,自然可以隨時來問,咱們可以共同探討,我等大道未成,不過比你癡長了幾歲,但在修行界,講究的是能者為師,達者為師,而不是以年齡、資曆排輩。”
玄梅開門見山,主動提出姚孝明的目的。
“師父,第一句我就不明白。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還請師父從頭講解。”
姚孝明打開經卷,攤在桌上。
手指第一句。
玄梅斜著眼瞅去。
一道細微的白光從書本上飛起,正正射入玄梅的額頭。
玄梅恍若未覺,笑嘻嘻地說道。
“姚公子,我聽說你三歲便啟蒙,五歲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刻苦攻書。這句話接近於白話,有什麼不能明白的?”
山君和逆羊也沒有注意到經卷上的異樣。
也笑嘻嘻地盯著姚孝明。
地靈縣一城人都在傳說,縣太爺的公子是神童,三歲開蒙,五歲吟詩答對,全縣最有名的老秀才都交口稱讚。
怎麼連如此淺顯的文字都不懂!
“如果用世俗的語言解釋,我當然明白,隻是不懂得其中蘊含的深奧修行至理。所以才向三位師父請教。”
山君和逆羊有心要逗逗姚孝明。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通俗的說法,災禍和福報本來是不會自己降臨的,人自身的行為決定了是禍還是福。”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何因,收獲何果。”
姚孝明一臉誠懇。
“師父說的對。對於修士來說,這兩句話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修士來說,從開始踏上修行之路的那一刻開始,你選擇的修行法門、拜入的門庭,都決定了你在修行路上能夠走多遠。修行一道,平日急不得,關鍵時刻拖不得。”
姚孝明皺著眉頭,十分疑惑。
“請師父明示。”
“日常修行要保持平常心,一步一個腳印,決不能好高騖遠,基礎不牢,急於求成,隻能是海市蜃樓,終究一場空。而且還非常容易走了偏門邪路,招來天地間邪惡的注視,破壞修行。”
逆羊接過話頭。
“關鍵時刻拖不得,你如果遇到大機緣,一定不能錯過,哪怕有風險,也要勇敢搏一搏,不能猶豫。這就是所謂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道理。老天不給,你不能搶,搶了神明便會降禍於你。老天給你,你不能拒絕,否則神明憤怒,一樣會降禍於你。”
“這就是蘊含的修行道理,你明白了嗎?”
喜歡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請大家收藏:()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