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婷婷將療傷藥打掉。
“我才不用你的東西,我寧願毀掉。”
姚忠信並不惱怒,繼續剛才的話題。
“神明用儘各種手段,還在人類的靈魂深處植入神胚種,依然無法完全征服人類,達到目的,原因隻有一個:那便是我儒門聖賢教化的功勞。”
“不管千年前神明在世,還是千年後,妖族與人類和平混居,掌控塵世權力的仍然是人類,神明時代,從來沒有哪個神明做成塵世的官。當今社會,也從未有妖族成為官吏。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讀懂聖書,領悟不了聖賢教化萬民的精髓。”
談到儒門聖賢,姚忠信臉上閃現出明亮的光。
“聖賢教導黎民:‘子不語怪力亂神’還教導我們:‘先事人,再事鬼’。這兩句話明確的告誡人們,要保持獨立的人格,千萬不能在神鬼麵前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被鬼神迷惑,就會成為沒有思想的木偶。”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人類的主流思想,仍是儒門經典,先賢教誨,隻有儒門才最適合塵世的發展。因為塵世凡人壽不過百年,神明坐的太高,指望不上。隻有聖賢才是實實在在教化萬民,為萬民的生活和教育指出一條明路。”
寇婷婷不耐煩的打斷了姚忠信的長篇大論。
“你說的這些都對,可是跟寇家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寇家雖然沒有出過有功名的人,書還是讀的不少的。”
“那個姓孫的家夥,冒充知府的先祖,知府的先祖生前乃是有名的大儒,一向秉持‘士可殺不可辱’,他的後輩子孫做了錯事兒,由他出手整治即可,用不著彆人越俎代庖。知府的先祖學識高深,死後封神,覺得孫行者的行為是對儒門的侮辱。”
“先賢的心胸是很寬廣的,覺得孫行者不過是一隻毛猴子,言語無狀,並不值得得計較,然而孫行者緊接著做了第二件事兒,那便是恫嚇我家先祖。我家先祖也是飽讀詩書的大儒,具有與先賢溝通的氣運。他的遭遇也引起了先賢的極大的憤怒,覺得孫大聖做的太過分了,救你師父可以理解,采取的手段實在太不高明。”
“孫大聖跑到陰府取你先祖寇洪的魂魄,一路大呼小叫,無禮至極。對十殿閻羅頤指氣使,呼來喝去,跟使喚孫子似的。要知道陰府官員,出身都是凡間的人類,死後因為生前的功績,善果,被天界赦封,成為陰府的陰神。他們生前為朝廷效力,自然都是飽學之士,儒門大賢的教誨銘刻於心。雖然實力弱於孫大聖,隻能忍氣吞聲,但心底不滿的種子埋下了。”
姚忠信結束了漫長的敘述,說出了結論。
“今日寇家之禍,都是由孫大聖引起,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此時四聖祠裡孫大聖暴躁如雷。
他在看著鬼子六給真正的寇婷婷刮骨療毒,外麵姚忠信和假寇婷婷的對話聽的清清楚楚。
“這家夥一派胡言,當年我變成一隻蒼蠅叮在畫上,隻是模仿他祖宗的聲音。如果這樣,他祖宗都不願意,將來某一天老孫遇上他,一定給他個出氣的機會。還有姚家的祖宗,也是個糊塗的家夥,接了寇家的狀子,也不仔細勘問,上來就是一頓打,他這種問案方式,不知道冤枉了多少人,老孫沒追究他以前的錯誤已經便宜他了,他還覺得委屈?至於地府裡的那幫小毛鬼,都是老孫打服的家夥,哪一個敢不服。”
陸鎮腦海裡都是孫大聖憤怒的聲音。
他一邊安撫著。一邊提出疑問。
“儒門先賢死後封神,他們也是神明後,難道不怕仙劫?難道天人五衰不會找到他們?”
“嘿嘿!儒門先賢當然是神明了,便他們也不能算純粹的神明!”
說的是人話嗎?
“難道儒門大賢死後封神,不在天界居住?”
“在天界居住啊!可是他們卻是最帶有人味的神明。其他神明通過修煉,一步步突破境界,滅除做為人的一切因素,比如貪、嗔、癡、慢、疑。比如人類擁有的各種小毛病。儒門的大賢生來,便是帶著教化萬民的責任來的。”
“他們身上的人性是純淨的,沒有摻雜一點兒汙穢的,他們天性高潔,對人類的糟粕看的清清楚楚。他們一生致力教化,所以即便封神後,也保持著純正的人性,五衰當然不會降臨。”
“那們現在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