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君三人死而複生,對塵事再無牽掛,本想與世無爭。
在幽靜的山林內修煉。
卻有一個陌生的聲音在他們腦海中響個不停。
催促他們即刻動身下山曆練。
三人施展秘法,通過與祖師爺溝通。
發現這個絮絮叨叨,特彆煩人的聲音竟然是祖師爺降臨下諭旨。
祖師爺竟然關注到他們三個小小的弟子了!
山君兄弟激動的日夜念誦經卷。
多年修行,虔誠之心終於被祖師爺看到了。
祖師爺都這麼說了。
三兄弟自然遵命。
銅台府、地靈縣寇家是他們的第一站。
他們試圖勸化寇洪一家信奉道門。
如果寇洪皈依道門,三人承諾保佑寇家永遠賺大錢。
保佑地靈縣這一方土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行善事的功德三七開,三分歸寇家,七分歸三人。
那時寇洪已經娶了張穿針兒。
老婆張穿針展現驚人的經商天賦,寇家正是賺錢的時候。
寇洪對老婆言聽計從,跟著老婆的指揮棒轉。
老婆不同意,他便拒絕了三人。
因為地靈縣距離靈山隻有八百餘裡。
釋門之風盛行。
做為當地有頭有臉的首富,拋棄釋門,信奉道門。
距離釋門總道場這麼近,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不是赤裸裸的打釋門的臉嗎?
釋門看來,寇家的行為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還想不想在地靈縣混了,後世子孫還想不想得到釋門佛光的庇護了。
被拒絕的山君兄弟也不惱怒,繼續東行。
來到車遲國,正趕上此地三年乾旱無雨。
赤地千裡,禾稼不生。
黎民百姓過的異常艱難。
祖師爺的聲音又在腦海中響起。
告訴他們,扶弱濟貧,拯救蒼生是道門的基本宗旨。
下山曆練的目的,不僅僅是降妖除魔,任何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的事兒,都可以積攢功德。
祖師爺甚至調侃那幫求雨不成的和尚。
“釋門的光頭,每天就會敲著木魚念經,每天就會將他們的佛陀掛在嘴邊,他們的佛陀一再告誡弟子:修行釋門,主要是修心,做到無我、無人、無眾生。而神通是開悟之後,對於經典深刻理解,帶來的副產品。釋門並不主張弟子專門修煉神通,認為隻要對經卷,對佛陀教誨領悟到一定的程度,神通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而道門要入世,要度濟天下蒼生,難免要跟邪惡的妖魔鬼怪打交道,要救人,必先自保,所以一入道門,神通是必修課目。”
祖師爺要求三人代替和尚求雨。
山君三人祈雨成功,甘霖普降,解了車遲國乾旱之厄。
釋、道兩家對比明顯。
國王對釋門大失所望,對神通廣大的道門弟子虔誠供奉。
三人曾經詢問祖師爺。
他們是繼續前進,還是接受國王的邀請,在這裡長駐。
祖師爺沒有任何指示。
三人便接受了國王的挽留,成了車遲國的國師。
過了沒有幾個月,取經人途經此地。
一場賭鬥成了兄弟三人的死劫。
往事越千年。
神明消失後,他們被妖聖皇的說辭打動。
二次重出山林,加入弑天教。
得到寇家擁有仙骨和萬佛牌的信息,又從妖聖皇那裡了解到兩件寶物的巨大作用。
兄弟三人高興壞了。
放眼整個夏唐,誰能與弑天教勢力抗衡。
仙骨與身份牌就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然而斜刺裡冒出一個天命人。
這個天命人跟以往的那些不一樣,像個打不死的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