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鬨天宮從預演到失控。
一直都把釋門排除在外。
因為三界的神明表麵上林林總總分成無數門派。
實際歸納起來,隻有兩大派。
一派是釋門,一派是釋門之外的神明。
為什麼釋門不受所有神明待見?
根源從神明的最基本的生存基礎說起。
俗語說:人爭一口氣,神爭一爐香。
這一爐香就是神明需要的生存資糧,神明吸收的並不是香氣,而是以香氣為媒介傳遞給神明的信仰之力。
天庭的靈力、祥雲、瑞靄、霞光都是由無數年以來,塵世生靈的信仰之力積累凝聚而成。
信仰之力種類繁多,既有慈悲向善的,也有惡毒詛咒的,還有無聊亂語的。可以這麼說,凡人的一行一動,一言一語,都會產生不同的信仰之力,
天界神明個性也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分為正直的神明,邪惡的神明,美麗的、醜陋的、虛榮的、實在的、對應著塵世間形形色色的人類。
神明越多,分工越細,對信仰之力的需求也不一樣。
就像飯館吃飯的食客一樣,酸甜苦辣鹹,口味不一。
神明雖然恐懼於人類發展速度之快,但短時間還不能對神明的位置造成實質威脅。
他們還能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安心享受人類貢獻的信仰之力。
佛陀創建了釋門。
宣揚的宗旨讓神明的利益大受損失。
釋門勸人為善,安貧樂道,講究因果報應,世世輪回。
他告訴信徒:不要問今生為什麼如此痛苦?那是因為你曆世沒有積德行善做好事兒。為了避免下一世還遭受痛苦,應該摒棄心中的惡念,不管受到多大的痛苦,遭到多大不公,都要逆來順受,心境光明。
隻有做到適應今世,讚美今世,順從今世。
來生才能投一個好胎,做一個幸福的人。
釋門的宣傳很成功。
大大觸動了天下無數窮苦人的心。
讓他們麻木不仁的心有了雨露的潤澤。
孤苦無依靈魂有了棲息的場所,找到傾訴苦難的地方。
佛陀被世人供奉、樹立心中,成了人們苦難生活裡唯一的靠山和光芒。
佛陀教導的對:既然前世做了孽,今生痛苦,那就好好把今生的苦受完,爭取來生享福。
一時間,四大部洲內,釋門大行其道。
釋門弟子腳步匆匆,從這家出,從那家進,到處宣講佛陀的主張。
極短的時間裡,釋門信徒猶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
玉帝跟三清、四禦、五老巡視三界。
破開虛空望向凡間。
隻見塵世上香煙繚繞,誦經聲似漲潮的水,一波波湧起。
佛陀與其釋門重要弟子的影像在塵世上空飄浮。
那是由人族的信仰之力凝聚而成。
每次看到這個場景,玉帝等氣不打一處來。
自從光頭創建的釋門在世間傳播,天庭接收到信仰之力大幅度減少。
還有很多神明反應,天庭的信仰之力種類單一,口味兒也不如以前多樣,導致很多神明隻能靠吃老本度日。
他們給玉帝上本,強烈建議限製釋門的發展。
如果任由他們野蠻的生長。
天庭恐怕隻能有單一的信仰之力,其他神明再無生存空間。
玉帝等人雖然隱忍不說,心裡對釋門肆無忌憚的擴張極為不滿。
他們一致決定利用天產石猴,穹宇之子孫悟空躲避仙劫時,就將釋門排除在外,想借助仙劫把釋門消除。
沒想到孫悟空戰力驚人,局勢失控。
三清、四禦、五老又全都躲清靜,誰也不肯施以援手。
逼得玉帝沒法,隻好派人去西天大雷音寺請來佛陀,幫忙降服妖猴。
西天佛陀也在密切注視著東方天庭的局勢。
他十分清楚這隻無法無天的猴子的真實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