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旬認為,如河底沙般數量的世界可以看成一個個眾生,而生活在世界的上眾生也可以看成獨立的世界。
世界的運行與眾生的生老病死的過程高度吻合,甚至分毫不差。
眾生從虛空中誕生,其運行的邏輯為從無到有,從無生命到有生命,進而產生神智、智慧、成長、壯大、衰老、死亡。這幾個過程說來簡單,其實每個過程中都蘊含著驚心動魄、不可思議的巨變,這些巨變發生過程奇譎詭異,卻極為流暢自然,讓人習以為常,根本察覺不到變化。
但這些變化發生之後,生命也好,世界也罷,都會產生實實在在的變化。那些消失了的,舊有東西經過某個變化過程,消化、衰敗,被新的取代、吞噬。
誕生、成長、衰老、死亡,新生現於世,舊物被吞噬,被取代、被消滅。
周而複始,循環往複。
永遠不會停止。
眾生與世界輪替交換,永遠沒有止歇。
所以生命軌跡與世界運行的底層邏輯是相同的:它的軌跡不是直的,而是永遠不會結束的圓。
“佛陀教化眾生,不就是為了眾生跳出這個無何止的圓嗎?讓他們脫離圓形軌跡的束縛,得到大自在嗎?”陸鎮道,“佛陀和神明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讓眾生從輪回中出來,不再受輪回之苦。”
“嗬嗬,這就是佛陀主張的漏洞,或者說,這是他為眾生編織的一個虛幻的美好的夢。”
提起佛陀的教義。
波旬忍不住一頓嘲諷。
“我說過了,世界無窮無儘,世界上眾生無窮無儘,也就是說,圓形的軌跡無窮無儘,大圓套小圓,圓中套圓,圓外有圓,你以為從這個圓跳出去了,其實已經落在另外的圓裡。你覺得得了大自在,不受三界束縛,不再受五行中輪轉,實際上你已經在受到另外形式的束縛,在另外的不知名的存在中輪轉。但你卻覺得逍遙長生。原因何在?”
“是因為兩個圓的屬性不同,帶給你對時間和空間的感受不同。”
陸鎮聽得一頭霧水。
什麼大圓小圓?圓中有圓?
“舉個例子,人的壽命不過百年,在眾生中是非常短暫的,神明的眼裡不過短短一瞬,真是苦惱至極。如果一隻朝生夕死的蜉蝣,通過某種不可知的努力,從那個圓形軌跡中跳了出來。修煉到人的層次,獲得了與人一樣百年的壽命,對於蜉蝣來說,他就獲得了長生不死的壽命,他就是蜉蝣中的神明。”
“這隻蜉蝣覺得自己很幸運,得到永久不衰的壽命,其實他不知道的殘酷的真相是:他早晚還是要死的,百年之後依然會成為一具屍體,永遠也逃不出眾生和世界的底層運行邏輯。”
這個邏輯便是:周而複始,循環往複。
要想真正獲得逍遙自在,隻有跳出整個底層邏輯,才有可能實現。
“所以我主張及時行樂,率性而為,告訴信徒,如果有大恒心,大毅力,你便修煉至跳出世界的底層邏輯,才能真正做不生不滅。如果你沒有那個誌向,讓自己快快樂樂,隨心所欲的過完或長或短的一生即可。”
“好一個隨心所欲?你的信徒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壞事做儘,惡事做絕!不怕孽障業力積累,來生遭到報應?”
陸鎮嘿嘿冷笑。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管你是好是壞,他的軌跡不變。你不絕不會去管一隻蟲豸的善惡,同樣,天地也不會管眾生的善惡。所謂善惡之報,不過那些吃過大虧的無能窩囊廢,編出來麻痹自己和他人的沒有營養的雞湯。”
波旬侃侃而談,有些話聽起來很道理。
陸鎮雖然擁有佛老經典精通的技能,也是張口結舌,說不出話。
無論是引用哪一部經典,波旬總能精準地抓住其中的邏輯漏洞進行反駁。
二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一時間誰也說服不了誰。
波旬一把拽過一旁瑟瑟發抖的老頭兒。
“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四大部洲的氣脈,說白了就是這個世界的真身,你看他現在的樣子,重病纏身,快要死掉了。他的命夠久的了吧,混沌初分就在了,甚至比虛空中自生自有上古神明都要早,那又怎麼樣,還不是快死了。”
老頭翻了個白眼,小聲反駁。
“我要是有藥,還能活很長時間呢?”
“藥!你的藥不就是四大部洲的所有眾生嗎?不管神、人、妖、鬼,凡是喘氣的,開了靈智的,都是你的藥,隻需要他們全死了,你就等於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