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仙劫是如何理解的?”
元聖沒有直接解釋,而是提問陸鎮對仙劫的理解。
“仙劫,從名字上就能理解,神明的劫難,主要針對神明的。”
對於仙劫,張穿針曾經打了一個通俗易懂的比喻。
穹宇世界中生活的芸芸眾生是羊群,而神明則牧羊犬。
虛神又是羊群和牧羊犬的主人。
神明接受虛神委托,對眾生進行管理,負責收獲羊奶與羊毛,也就是所謂的信仰之力。
之所以有仙劫,是因為神明辜負了虛神的任務,不能很好的完成虛神交待的任務,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失職。
另一方麵,神明對於虛神極為不滿,認為虛神沒能為自己的付出給出足夠的回報,認為沒有虛神,神明得到的更多,竟然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察覺到意圖謀逆的神明蠢蠢欲動。
虛神憤而降下仙劫,將不再忠誠的神明清除,換一批新神。
神明不是虛神的對手,但不會束手待斃。
他們其實是進行了反抗的。
神明與虛神巨大的實力差距,讓神明的反抗十分可笑,剛開始便結束了。
虛神隻需要動動小指頭,就能將他們碾的粉碎。
但虛神卻意外的放過了神明,他們隻要稍微出手,就能將神明打入萬劫不複的深淵,最後關頭卻給了神明一線生機。
允許他們各自施展神通避劫。
仙劫結束後,能回來多少是多少。
虛神甚至放話,如果神明能在仙劫中戚,有可能讓他們回到原來的神位上,繼續履行神責。
如果神明將來的某一天,真回來了。
受到損害最大的是誰?
“妖族!”
妖族在神明離開,填補了神明留下的空缺,擔負起庇護凡人的責任。
在妖族的大力宣揚下,凡人已經完全摒棄了不負責任,沒有擔當的神明,產生的信仰之力完全給了妖族,
“你所看到的是人與妖和諧共存的表麵現象,實際上,妖族不甘心永居塵世,他們的目標是天庭,金碧輝煌的天庭。妖族圖的不是神明的位置,而是神明曾經擁有的一切。”
神明如果回歸原位。
妖族甘心讓位嗎?
兩者之間必然會有一場生死爭鬥。
關鍵的勝負手在於凡人,與他們產生的信仰之力。
但更關鍵的是波旬控製的那部分信徒,他們產生的信仰之力才是妖族取勝的底牌。
凡人信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