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安所處的這個大殿長寬百丈,高有三十丈。在大殿的中央,是一個直徑約十丈的圓柱。
圓柱直通大殿的頂部,猶如撐起這座大殿的支柱。
在這個圓柱上,也刻滿了各種圖案。
秦懷安邁步走向離他最近的那麵牆壁,他沒有刻意的施展輕身之術。微小的腳步聲,在這個靜謐的大殿中回響。
秦懷安觀看這麵牆壁上的圖畫。
首先看到的一個牧童騎坐在一頭水牛背上,沿著羊腸小道向著遠處的農田走去。
在這個羊腸小道的旁邊,是一條溪流。
溪流邊的柳樹上青翠的枝條垂下,枝條上長著嫩黃的柳葉。
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秦懷安繼續看下去,有幼苗破土的堅韌,有懸崖峭壁縫隙中的蒼鬆迎風生長。
這一幅幅畫麵,秦懷安能看得懂,但好像又看不懂。
能看得懂,是指他知道這應該是代表了五行中的木屬性。
看不懂,是指他不知道在這個大殿中刻畫這些圖畫的意義所在。
難道裡麵隱藏了什麼秘密。
這坤元道藏碑如此神秘,應該不會刻畫一些無意義的圖畫。
秦懷安盤坐下來,盯著這麵牆壁仔細的觀看。
當他專注思考的時候,一道特殊的能量進入他的腦海。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秦懷安對於木屬性的法則領悟也越來越深。
轉眼五年時間過去了,他的木屬性法則已經到了第一境的後期。
秦懷安感覺,這應該還沒到他的極限,也沒到這麵牆壁上的圖案所表達的極限。
又是五年後,秦懷安麵色一喜,他對於木屬性法則的領悟,已經到了第二境界。
這坤元道藏碑內竟然如此的神奇,在這個巨碑外麵可以對土屬性法則的領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這坤元道藏碑的內部,竟然對於其他法則的領悟,也有如此大的促進作用。
如果沒有這些圖畫,秦懷安想要把木屬性法則領悟到第二境,估計要以百年為單位。
真不知道這個大殿是誰建造的,竟然把法則蘊含在如此普通的圖畫之中。而且還能通過圖畫,傳遞表達給其他人,建造此大殿之人的境界絕對極高。
秦懷安站起身來,他知道,憑借這麵牆壁的圖畫中,他的木屬性法則短時間應該無法繼續進步了。
秦懷安再次走向另外一麵牆壁。
這麵牆壁是關於火的畫麵,從熒光之火,到熊熊烈焰。
從人族的鑽木取火,到焚毀一切的無情災難。
秦懷安一幅幅的看下去,這應該是關於火屬性法則的表達。
他盤坐在地上,再一次的進入深度參悟之中。
又是十年後,秦懷安的火屬性法則已經領悟到了第二境界。
秦懷安已經忘卻了時間,他醉心在這美妙的提升之中。
雖然他的修為已經到了渡劫大圓滿,無法繼續提高。
但秦懷安能感受到,他對於法則的領悟每加深一點,他的實力就跟著提升一分。
五行法則是大部分修士最先參悟的法則,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也僅僅能領悟五行法則中的一兩種。
當然,如果其中一種五行法則領悟到極致,也非常強大,甚至不弱於劍道法則等戰力強大的法則。
但是大部分人都很難領悟到極致,所以,修士們一般認為五行法則是最普通,最一般的法則。
修士最先領悟的五行法則,一般都是和他靈根屬性對應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