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煉首先開始整理自己的所學,回顧自己修煉過的所有功法和武技。
他從基礎的呼吸法開始,一直到高深的戰字真言秘法,每一門功法都細細回味,確保自己對它們的理解和運用都達到了極致。
接著,王煉開始磨煉自身的武技。
他從最基本的拳腳功夫練起,每一招每一式都力求精準無誤。
他的身形在玄黃塔內快速移動,拳風呼嘯,腿影翻飛,每一次出擊都充滿了力量和速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煉開始練習更為複雜的武技,包括他的斬魔刀法和無名拳法。
他將這些武技一遍又一遍地演練,直到它們變得如同本能一般自然。
在玄黃塔內的百倍時間流速下,王煉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狀態。
他通過打坐和深度休息,確保自己的精神和體力都處於最佳狀態。
他還利用這段時間來調養身體,通過服用靈藥和煉製的特殊藥液來增強自己的體質和恢複力。
為了更好地應對比武,王煉還在玄黃塔內進行了實戰演練。
他模擬了與柳乾對戰的各種可能情況,從防守到進攻,從硬碰硬到靈活躲避,每一種戰鬥方式都經過了無數次的練習。
在玄黃塔的第二層,王煉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修煉中。
。。。。。。
一天的時間,轉眼即逝。
隨著比武的消息傳遍石嶺縣,整個縣城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熱鬨氛圍中。
比武當天,擂台周圍早已被圍得水泄不通,縣城內外的百姓紛紛湧入,想要親眼目睹這場百年難得一見的高手對決。
百姓們早早地來到擂台周圍,搶占有利位置,希望能夠近距離觀看這場比武。
有的站在房頂上,有的擠在街道旁,凡是視野好的地方,都被熱情的觀眾占據。
人們議論紛紛,討論著即將上演的這場比武。
柳乾作為元丹境的強者,雖然實力強大,但由於他是個外來者,支持者並不多,隻有蒲鬆武館和一些世家站在他那邊。
而王煉,作為土生土長的石嶺縣人,自然得到了大多數百姓的支持。
然而,儘管支持王煉的百姓眾多,但他們心中卻並不看好這場比武的結果。
在百姓們看來,王煉明麵上的修為隻是天元境,與元丹境的柳乾相比,實力差距巨大,如同鴻溝一般難以逾越。
因此,比武尚未開始,現場就已經籠罩在一層悲壯的色彩之中。
大家都在談論,王煉雖然明知必輸無疑,卻仍然毅然接受了挑戰,這份勇氣和決心,值得眾人敬佩。
“王煉這小夥子,真是有勇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一位老者感歎道,眼中流露出敬佩之情。
“是啊,雖然我們都知道他可能不是柳乾的對手,但他這份膽識,就值得我們為他鼓掌。”旁邊一位中年男子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