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辛苦陰將軍了,既然如此,那咱就出發吧。”
楊義臣嗯了一聲,半個時辰後,他便與陰世師一起,率領分配好的二十萬大軍,準備前往雁門關,從那裡出關,伺機偷襲突厥老巢了。
隻是就在大軍都要出發時,楊義臣卻忽然對房玄齡和張公瑾叮囑:“兩位,無論城外戰事如何,還請兩位一定堅守朔州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城若有閃失,則百姓生靈塗炭矣。”
楊義臣其實就是不放心,叮囑一下而已。
畢竟房玄齡與張公瑾,雖然也算有才之士,可說到底,他們也是初次領兵。
對於楊義臣的好意,房張兩人也清楚。
故此聽到這,他們頓時就行禮道:“還請王爺放心,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我等絕不會辜負朝廷期許。”
“嗯,如此甚好,如此,這裡就拜托兩位了。”
楊義臣頷首,這才看向了他麾下的二十萬大軍,喝道:“兒郎們,任務變了,此次咱們的任務是從雁門關主動出擊。”
“現在隨本王,即刻趕往雁門關。”
“駕。”
楊義臣說完這話,就雙腿一夾馬腹,縱馬朝雁門關方向趕去了。
“跟上,跟上。”
陰世師也暴喝一聲,與房玄齡他們對視了一眼,便立刻帶著二十萬大軍跟上了。
隻留下房玄齡與張公瑾還在原地,直到楊義臣的大軍都走遠了,房玄齡才對張公瑾說:“走吧,回去吧,回去以後,咱也得整頓兵馬,防患於未然了。”
“嗯。”
張公瑾頷首,沒多久,倆人便返回了朔州城軍營,著手整頓剩下的兵馬了。
而就在他們整頓兵馬時,楊安也已經帶著七十五萬大軍,抵達了突厥草原。
然而到了突厥草原後,楊安卻並未讓大軍繼續前進,而是對身邊李靖問:“李靖,此地距離朔州城還有多遠?距離突厥王庭,又有多遠?”
楊安這是想看看,他們到底要從哪裡攔截突厥的三十萬大軍。
對於楊安的用意,李靖也能猜到。
所以很快就思索說:“回大將軍,此地距離朔州城,應該還有八日路程。”
“至於突厥王庭,相對就要遠上一些了,大概得十日。”
“八日?十日?”
“如此說來,咱想在突厥大軍出發沒多久時,就攔下他們,應該是不可能了。”
“既然不可能,那咱就在朔州城北邊二百裡的凹地攔截吧。”
“咱現在立刻趕往那裡,到了以後在那安營紮寨,靜等突厥南下。”
“不知各位將軍以為如何?”
楊廣沉吟了下,示意親兵拿過來地圖看了看,隨後才對李靖,秦瓊,來護兒等人詢問。
儘管他自己覺得這主意不錯,以逸待勞,總比長途奔波要好。
但到底要不要如此,還得由眾位將領共同決定。
“也行,若於朔州城北二百裡的凹地安營紮寨,咱可順著大隋邊境前往,如此也能避過突厥耳目,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
李靖和來護兒眾人對視了一眼,然後李靖便讚同說道。
“啊對對,咱完全可以從大隋邊境過去。”
來護兒他們也笑眯眯的,楊安這才嗯了一聲,隨後拍板道:“好,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定了。”
“從現在開始,咱們中途不歇了,到了目的地後,再行歇息,讓將士們都辛苦一下。”
“沒問題,那末將這就去傳達軍令?”
李靖應聲詢問,楊安頷首,李靖很快就去傳達軍令了。
而楊安所率領的七十五萬大軍,也在收到軍令後,沒多久便開始長途奔襲的最後征程了。
當然了,和楊安他們一樣長途奔襲的,還有楊廣派往西域的給使營統領尼洛周。
尼洛周帶著三千給使營士卒,一路星夜兼程,總算在九日後,趕到了距離洛陽最近的西海城。
到了西海城,看了看不遠處的城門,尼洛周頓時就對身邊親兵吩咐:“來人,挑選一百人,速速接管西海城四門防務。”
“從此刻起,西海城許進不許出,本將要給這吐穀渾故地的貴族,來個甕中捉鱉,連根拔起。”
“明白嗎??”
喜歡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請大家收藏:()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