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其實早就想與孔齊聊聊,讓這家夥重新整理聖人之言。
畢竟聖人之言傳至今日,已經不符合大隋朝廷需求了。
可這話楊廣也不太好說,故此便一直沒有著手。
但今日,他卻忽然想暗示一番孔齊,看看孔齊能否配合?
“何意?陛下您這是何意?難道臣先祖所言,還有假的?”
可孔齊聽楊廣如此說,卻怔住了,然後立刻便疑惑詢問。
問的楊廣也有些嫌棄,這才擺手道:“沒甚,朕就是擔心有人假借聖人之言圖謀不軌,故而讓孔卿回去多考證一番而已。”
“行了,此事暫且先這樣,孔卿你回去吧。”
楊廣說完便讓孔齊離開了,孔齊也這才行了一禮,眉頭緊皺出宮了。
隻是出宮後,他卻依舊在琢磨楊廣方才的話。
直覺告訴他,皇帝好像有更深層次的意思,可一時半會的,他卻也難以領悟。
故此隻能一邊走,一邊琢磨,直至回了自己府邸,他還在琢磨此事。
這樣的一幕,使得他兒子,唐初有名的大儒孔穎達也頗為好奇,當即對孔齊問:“父親,您這是怎麼了?咋回來就愁眉不展的?”
孔穎達今年三十八歲,身材消瘦,麵容儒雅,若按曆史軌跡,他以後會加入李世民的秦王府,成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但如今李世民墳頭草都數尺高了,孔穎達這位本該位極人臣的大儒苗子,也隻能待在家裡,幫孔齊處理家中瑣事。
此時被兒子詢問,孔齊也沒隱瞞,很快便對孔穎達歎息說:“哎,為父今日險些又走錯了路,不過這都過去了,隻是為父出宮時,陛下曾問為父,咱家先祖孔聖的言論,為父是否考證過?”
“這讓為父有些不解......”
孔齊沒多久便把今日所發生的事,都對孔穎達說了番,說完又再次問:“你也老大不小了,幫為父分析分析,陛下這是何意?”
孔齊想讓兒子幫他分析,但孔穎達卻皺眉看著孔齊,然後才意味深長說:“父親怎的連這都不明白?陛下很顯然想讓父親做董仲舒。”
孔穎達既然能在曆史上被人稱為大儒,他就肯定有些本事。
故而這會,他已然猜到了楊廣的用意,也明白楊廣想讓他們孔家乾甚?
可孔齊卻愣了愣,隨後才驚呼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想讓聖人之言,迎合皇權?”
儘管他兒子沒直接說這話,但孔齊可以肯定,他兒子絕對就是這意思。
因為董仲舒的儒學,其實就是在鞏固君權神授,迎合皇權所需。
這一點,孔齊很清楚。
“沒錯,陛下就是這意思。”
“他想讓咱們孔家牽頭,把先祖的聖人之言重新整理解釋一番。”
孔穎達微微頷首,說完這話,他便不再繼續往下說了。
因為此事牽扯太大,根本就不是他所能做主的,到底是否要按陛下的意思進行,也得他父親拿主意。
“繼續啊,你既然能看出來陛下的意思,那你就說說你的想法,咱到底辦不辦?”
但孔齊卻瞪了兒子一眼,使得孔穎達也有些鬱悶,隨後才糾結道:“這就看父親您想不想讓孔家繼續輝煌了?”
“您若想,咱就老老實實按陛下說的辦,讓聖人之言迎合皇權所需。”
“可您若不想,那咱就裝傻充愣,等著父親您再次惹怒陛下時,咱們一家悉數去侍奉先祖。”
“娘咧,你這兔崽子何意?”
“你是在怪你爹我嘴上沒個把門的?”
頓時,孔齊暴怒瞪著孔穎達,氣的胡子都豎了起來。
“沒有沒有,孩兒沒這意思。”
“孩兒隻是想說,此事得由父親做主。”
孔穎達趕緊撇嘴回道,以至於孔齊也眉頭皺了皺,隨後才沉吟說:“若重新解釋聖人之言,這倒也不是不行。”
“可咱如何確定,哪些言論陛下喜歡,哪些言論陛下不喜呢?”
孔齊從來都不是那種態度堅定的衛道者,他若是,他就不會屢次站錯隊了。
所以這會,他對兒子的主意倒也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