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說完便笑眯眯打量著滿朝文武了,當然他如此說,也並非他就不清楚他的那些心腹之中,誰的功勞最大?
他隻是想暗示這些朝臣,告訴他們此次爵位賞賜,乃是按照功勞大小封賞,可不是簡單的以親疏賞賜爵位。
對於楊安的言外之意,朝臣們大抵也明白。
但就算明白,這種得罪人的問題他們也不好回答,故此,滿朝文武也隻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部裝聾作啞了。
甚至就連房玄齡,李靖,秦瓊眾人,此時也不知要如何回答。
“嗬嗬,這就把諸位愛卿難住了?”
而楊安,見眾人如此神色,也這才笑了笑,然後目光落在李靖身上,沉吟道:“按理說,我大隋擴張這幾年,兵部尚書李靖為我大隋四處征戰,當居首功。”
“朕也該第一個封賞李靖。”
“但李靖終究閱曆尚淺,在其之前,還有幾位老臣也是我大隋股肱之臣。”
“故此,朕決定先行封賞老臣,以示朝廷對老臣之尊重,李卿應該沒有異議吧?”
“回稟陛下,臣無異議,臣也覺得應該先封賞老臣。”
李靖聽楊安如此說,也趕緊恭敬回複。
甚至彆說李靖了,就連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他們也沒異議。
不但沒有,相反的,他們還希望楊安可以趕緊封賞老臣。
因為那些老臣的封賞,其實就是朝堂權力更迭的交易而已,楊安之所以如此做,最根本的意圖也並非封賞他們,而是讓他們挪屁股。
這樣的好事,房玄齡他們又豈會有異議?
“嗯,很好,既然李卿沒有異議,那朕就先行封賞老臣了。”
楊安滿意笑笑,話音剛落,他便看向了內閣大臣,尚書左仆射裴矩,對其道:“裴相上前聽封。”
“臣在。”
裴矩神色一凜,楊安當即繼續道:“裴相乃三朝老臣,勞苦功高,即日起,擢升裴相為太子太師,賜爵康國公。”
楊安話剛說完,裴矩立刻便叩拜道:“臣謝陛下隆恩。”
“隻是陛下,臣年邁,恐不能再擔任內閣大臣,尚書左仆射等重要職位,故此還請陛下恩準,讓臣隻保留太子太傅與國公之位,卸下內閣大臣與尚書左仆射之職。”
楊雄,裴蘊,虞世基,來護兒,楊義臣,張須陀,麥鐵杖他們,在聽了裴矩的這話後,也立刻跟著行禮:“陛下,臣等如今也已經垂垂老矣,也想卸下身上重要職位。”
這是他們早就與楊安商議好的,這一點,楊安自然也知道。
故而聽他們如此說,楊安這才沉吟道:“按理說朕該答應諸位,隻是朕剛剛登基,還有不少國事需要諸位老臣幫襯。”
“要不這樣吧,朕有意於內閣之下設立賢臣館,為朕參謀國事。”
“諸位愛卿不妨以平章知事的身份進入賢臣館,再幫朕把把關,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聽楊安如此說,楊雄他們對視了一眼,立刻笑道:“臣等沒有異議,既然陛下還想讓我們這些老家夥留在朝堂,臣等自然為朝廷鞠躬儘瘁。”
“哈哈哈,好,那此事就這樣說定了。”
楊安大笑一聲,說完便又看向了裴蘊,虞世積,麥鐵杖,張須陀他們,然後笑道:“接下來就是四位愛卿了。”
“四位愛卿不但是老臣,還是先皇心腹,縱然如今告老致仕,朕也得為先皇好好賞賜各位一番。”
“朕決定,擢升裴蘊為太子太傅,賜爵亨國公;擢升麥鐵杖為太子太保,賜爵英國公。”
“至於虞卿,張卿二人,也都賜爵國公,諸位愛卿可還滿意?”
楊安其實並不想冊封這麼多國公,但朝堂之道就是如此,你想讓人家挪屁股,就得給人點好處才行。
故此這會,楊安也隻能如此。
總歸這些也都隻是虛職而已。
“臣等謝陛下恩典。”
裴蘊他們笑笑,楊安這才將目光看向了楊雄,楊義臣,來護兒這些本來就地位顯赫的老臣,對他們道:“三位愛卿,要不你們便委屈一下,等咱們大隋的軍事學院建好了,你們三人前往軍事學院擔任副院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