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筆還在一筆一劃描摹著八卦鏡上的符號。
陸笙現在隻想看看,敕筆到底能幫陸恨歌點亮幾個符號?
敕筆很神秘。
陸笙是第一次見。
在很遠古的時期,傳說中的封神榜被打開之後,敕筆在上麵寫上了很多人的名字。
能夠在封神榜上留名的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且絕大部分都是道教的人。
被封神的人修為境界都遠在仙帝之上。
但奇怪的是,這些被封神的人似乎隻活躍了一段時間,然後就快速的銷聲匿跡了。
這不是個例!
而是普遍現象!
所有在封神榜上留名的人,都是短暫活躍了一段時間,然後快速消失,最後不知道死活。
道教對這些人的記載也基本上隻有古籍中,見不到真人。
這讓陸笙有些想不通。
但能夠見到敕筆,對她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就連陸恨歌這個喚醒敕筆的人,都沒有第一時間見到敕筆,她反而見到了。
“天地又要巨變。”
“這一次會是什麼?”
陸笙眼神微閃。
在道教的記載中,敕筆這個東西一共隻出現過兩次,一次是道教開創之初,敕筆出現過一次,並且在開天造化碑上刻下了三個人的名字。
這三個人後來分彆稱為人教的太上老君,截教的通天教主,闡教的元始天尊。
當然,當時敕筆在開天造化碑上刻下的是這三個人的真名,並不是這三個尊稱。
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隻不過是三教創立的時候,這三人給自己擬定的尊號而已。
道教三教創立之後,天地間迎來了第一次巨變。
混沌驅散。
上清下濁。
茫茫無窮儘的空間內出現了規則了秩序的痕跡,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所謂的大道有了出現的苗頭。
但那時候的大道並沒有成為天地間的主要規則。
真正讓大道成為天地間所有人恪守遵循的規則,是從三教確定了自己的教義,並且開始以教義統管各自教眾之後,所謂的三千大道慢慢進化成無比恐怖的規則力量。
正因如此。
三千大道的出現和道教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敕筆第二次出現,也和三千大道有關係,原本分明有序的混沌再次糾纏,與此同時,人教的凡俗界出現一名帝王。
此人名為帝辛。
毫不誇張的說,所有小世界的皇帝,王朝基本上都源於這位帝辛。
但和這些皇帝不同,帝辛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稱號,被無數人稱為人皇。
人皇!
不尊天地!
不敬鬼神!
人中之皇,帝中之王。
這並不利於道教的發展,甚至會同時損害到三教的利益,正因如此,帝辛必須死。
斬殺帝辛是三教共同的想法,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三教道義和道韻結合在一起,喚醒了第二次敕筆。
嚴格來說。
敕筆的第二次出現並不是它主動出現了,算是一種被動召喚。
但結果是敕筆確實出現了。
再然後。
封神榜開啟!
道教費了一番力氣之後,將人皇帝辛斬殺,並且將所有參與斬殺帝辛的人都列為封神榜一員。
封神榜是一種嘉獎手段。
畢竟。
這麼多人拚死拚活,好不容易弄死了帝辛,如果不給他們一點好處,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能在封神榜上留名,也證明這些人都是道教的一份子,至於哪些是人教,哪些是截教,哪些是闡教,那就比較複雜了。
敕筆隻出現過兩次。